日前,江苏银行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资格,成为国内城商行中唯一一家拥有该资格的银行。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中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今年以来QFII审批明显提速。QFII托管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中小银行也因此迎来了更多机遇。
QFII托管资格窗口打开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股票和债券的主要渠道之一。获得该托管资格,也就意味着银行可以直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更便利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一直以来,QFII托管主要集中在国有大行,跨境托管市场对于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商行来说还是一块亟待开发的业务领域。”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行名录,截至目前,共计有21家银行获批QFII托管行资格,其中,7家为外资银行,其余14家为国内银行。除最新获批的江苏银行外,国内银行还包括工行、中行、农行、交行、建行5家大型银行,以及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8家股份制银行。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此后,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只需进行登记即可自主汇入资金开展符合规定的证券投资。
去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随着我国稳步推进金融业双向开放,境外合规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便利度大幅提升,相关业务扩大,拓展了银行托管业务发展的空间。”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中小银行加速布局跨境托管业务
在周茂华看来,由于QFII托管行资质申请条件较为严格,获得相关资质,意味着该行的资产托管业务相对成熟,并在服务境外合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的软硬件方面均满足了监管要求。
据了解,江苏银行之所以能在政策窗口打开后率先拿到“入场券”,在城商行中拔得头筹,与其打造的高质量、特色化的托管品牌密不可分。
近年来,凭借着迭代创新的市场拓展能力、丰富的产品运营经验以及高效的系统支撑能力,江苏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赢得了托管客户的认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江苏银行2020年报显示,该行资产托管规模3.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托管总规模、公募托管规模保持城商行第一位。
“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行业的决心和信心给境内外金融机构双向参与资本市场带来了新机遇。”江苏银行资产托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QFII托管资格的获批,标志着该行开启了跨境托管新征程。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江苏银行率先获得QFII托管资格,意味着在QFII市场扩容和QFII托管政策窗口打开后,中小银行正加快布局,有望迎来跨境托管业务的春天。
未来将继续发力中间业务
近两年来,在资产端收益下行、净息差收窄的情况下,不少中小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朝着轻资产转型。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这一转型进程料将提速,未来更多中小银行将把发展重点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资产托管业务、金融衍生工具类等高附加值业务转移。
从上市银行陆续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和业绩快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多家中小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出现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提升。
宁波银行(002142,股吧)日前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收入90.36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74亿元;实现托管类业务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9.77%。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改善反映了其经营模式转型的加快。”周茂华认为,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金融脱媒及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银行业传统业务发展遭遇瓶颈,净息差不断收窄,银行积极向轻资产转型。从上市银行披露信息看,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比重逐年稳步提升。
不过,有专家提出,目前,中小银行中间业务同质化竞争明显,这背后是相关中间业务人才储备不足。未来,中小银行中间业务差异化发展是趋势,中间业务发展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除了掌握必要的金融衍生品、国际结算、经济政策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市场需求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居民和企业对高端金融服务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资产管理、理财等方面,参考海外银行业中间业务比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空间仍巨大,除了代理委托、结算等业务之外,财务顾问、理财业务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周茂华表示。
(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