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IT服务商赢时胜(300377.SZ)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46亿元,同比增加1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4亿元,同比增加280.12%;扣非净利润下滑76.85%,为1054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赢时胜上半年的毛利率也出现下滑。更重要的是,其毛利率自2017年至2020年已经连续下滑,分别为82.7%、79.94%、73.02%、71.62%。对此,赢时胜曾在回复监管关注时表示主要因素为用工成本的增加。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工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另一方面又是连年下滑的毛利率,公司该如何应对?
成本大增、毛利率下滑
关于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赢时胜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原因包括人工成本大幅增长。在面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形势下,公司加强招聘资源投入增加招聘技术开发服务、实施等人员,同时公司采取调整薪酬等措施保持现有人才结构以保证业务交付能力。此外,还包括其他因素如:计提员工股权激励成本增长;设立子公司拓展在智能数据服务、数字货币、碳中和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及服务,现尚处于研发投入期, 报告期内收入贡献不显著等。
与此同时,上半年赢时胜的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98.5%至-9676.5万元。赢时胜方面同样称主要原因是支付的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大。
那么,赢时胜的薪酬支出具体是怎样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亿元增长了47.74%。而今年上半年计提2020年度实施的新一轮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成本费用为1520.77万元,也直接导致了公司的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从主营业务成本结构来看,人力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70.34%上升至95.77%。
但值得注意的是,成本的大幅增长也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半年报显示,赢时胜的毛利率再次下滑,分产品而言,定制软件开发和销售下滑了3.16%,下滑至84.67%,服务费收入下滑了12.08%,下滑至25.9%。
事实上,关于毛利率的下滑,此前深交所也曾向赢时胜下发2020年年报问询,由于2017~2020年公司的毛利率连续下滑,深交所要求赢时胜说明毛利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以及所处行业是否存在不利变化及对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影响等。
彼时赢时胜方面回复表示,由于金融行业和客户需求的结构化变化对产品和服务模式要求提高而带来的项目模式相关实施人员、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增加,以及金融科技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才竞争加剧,用工成本等进一步攀升,主营业务成本也随着增长,导致毛利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关于人力成本增加的必要性,赢时胜通过半年报表示,人才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而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为此采取了一些激励约束措施。未来,若公司不能在人才引入和培养方面获得持续的积累,就有可能面临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的下降。
也就是说,未来对于人才的激励等很有可能将持续下去。但面对连年下滑的毛利率,公司又将如何应对?对此,赢时胜相关负责人并未正面回复。
存坏账风险
金融科技业务之外,赢时胜也被供应链、保理等金融业务所“拖累”。半年报中提到,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31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6.36%。同时,2018年至2020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4次、1.03次、1.18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赢时胜运营保理业务的子公司——上海赢保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大客户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鸿轩”)法定代表人于2020年9月被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带走协助调查,处于失联中,相关保理业务1.43亿元的回款受到影响。
2021年2月,赢时胜与江苏鸿轩的保理纠纷开庭审理,但截至目前尚未出具结果。半年报显示,目前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情况中,江苏鸿轩以11.89%的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计数比例排列第一位,且由于赢时胜判断此逾期的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按账面余额全额100%计提了坏账准备。
此外,赢时胜运营供应链业务的子公司——上海赢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赢量”),其代采购业务的客户永达集团旗下公司,也因资金链断裂,未按期向上海赢量及其子公司支付应收款项。2021年4月,上海赢量的债券申报审核已经完成,但截至目前,“永达系”淇县永达食业及其子公司合并破产重整相关方案尚未出台,破产重组管理人对赢时胜申报的债权金额尚在认定过程中。
除了承担坏账风险之外,赢时胜计划已久的定增事项也受到牵连。具体而言,赢时胜2019年9月便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等,公司拟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48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64亿元。该事项于2020年6月被中国证监会、深交所受理。
然而,2020年7月,赢时胜收到了深交所的定增审核问询,要求其说明供应链子公司客户失联的相关事件。后续赢时胜也对定增金额等进行了调整。但最终定增事项依旧于2020年11月流产。
定增的撤回是否会对公司形成一定影响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仅考虑定增项目自身而言,前期是需要做较多准备工作的,具体包括项目的考察立项、外部金融服务的支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等。而定增项目撤回后,一系列前期工作均无法获得回报,从成本上是有一定消耗的。
出于众多考虑,赢时胜方面也表示,控股子公司的供应链业务和商业保理业务收回应收款后不再开展新业务,也将变更相关子公司营业范围,并通过法律手段等方式有序收缩和终止供应链金融,公司计划于2021年底全面退出类金融业务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在供应链业务剥离后,公司是否计划重启定增?对此,赢时胜相关负责人表示,若有相关事项的进展,将按照信披标准通过公告按时对外披露。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