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海通国际和交银国际半年报相继出炉,至此券商海外业务期中考成绩单基本出齐。凭借规模与增速的双重优势,中信国际、海通国际“两超”格局稳固。
上半年,中信国际实现营业收入约41.3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约14.2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全年;而海通证券则实现收入38.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1.9亿元),同比增长9%,股东应占溢利大增逾一倍至10.8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99亿元),创5年新高。
这两家龙头的业绩暴增或与中概股掀起回归浪潮密不可分。数据显示,中信国际上半年共完成32单境外股权项目,承销金额合计60.05亿美元,远高于2020年全年。海通国际则透露,2021年上半年,企业融资业务费类收入达7.98亿港元,同比增长49%。
业绩马太效应凸显
8月20日,中信证券率先发布2021年半年报,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下称“中信国际”)总资产约合人民币2083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合人民币41.3亿元,净利润则约合人民币14.2亿元。这意味着,中信国际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已达到去年全年(人民币53.69亿元)的77%,而净利润则相比于去年全年的8.19亿元人民币,增长73%。
与此同时,海通国际上半年收入为38.35亿港元(约31.9亿元人民币),仅同比微增9%;但股东应占溢利却达10.81亿港元(约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107%的增长,并创下5年新高。
数据表明,中信国际自去年业绩遭遇滑铁卢之后,今年上半年一举实现反超,目前暂居在港中资券商上半年业绩榜首。若忽略统计口径,粗略将净利润对应股东应占溢利,则中信国际上半年净利润比第二名海通国际超出约5.2亿元人民币。
从净利增长趋势来看,今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共实现股东应占溢利9.38亿港元,同比大增55%;而交银国际同期股东应占溢利为5.59亿港元,同比涨幅高达99%。但与此同时,申万宏源香港股东应占溢利则仅约5367万港元,同比下滑33%;不过兴证国际和西证国际则扭亏为盈,分别实现股东应占溢利5383万港元和526万港元。
需要注意的是,从中信国际14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到西证国际400多万元人民币的股东应占溢利,券商海外业务业绩分化正越发剧烈,马太效应日趋凸显。
中信海通两超格局稳固
中信证券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进一步加强境内外一体化管理,继续重点布局信息传媒、消费、医疗健康等新经济行业。按照账簿管理人口径共完成32单境外股权项目,承销金额合计60.05亿美元。其中包括香港市场IPO(首发)项目14单,承销金额16.32亿美元,再融资项目11单,承销金额34.61亿美元。
中信证券上半年还完成项目57单境外中资美元债券,总承销规模19.39亿美元,市场份额2.22%,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四;完成涉及中国企业全球并购交易金额134亿美元,排名行业第二。同时,得益于全球市场的交易活动增加,以及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关注持续增加,中信证券境外机构股票经纪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大幅提升,现金股票业务市场份额在亚太地区保持领先。
海通国际则透露,企业融资业务仍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上半年,海通国际的企业融资业务费类收入达7.98亿港元,同比增长49%,期内在香港市场共参与承销22个IPO项目,承销项目数和承销金额均名列香港市场第一。其上半年还完成136个债劵发行项目,其中包括27个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项目,融资总额达79.7亿美元,项目数量及融资规模均较2020年全年大增逾一倍。
上半年,海通国际现金股票业务在多个市场持续录得正增长,合计交易额超过3000亿港元,同比增长40%。此外,海通国际已打通母公司海通证券的股票研究平台,无缝覆盖大中华、日本、美国、印度、韩国等多个地区逾千只股票。海通国际平均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10亿港元,资产管理费及表现费收入为2.71亿港元,同比上升76%。
数据表明,从业务规模和业绩增速两方面综合来看,中信国际、海通国际已然成为出海中资券商的中流砥柱。
海通国际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林涌称,未来海通国际将继续推动收入来源多元化、资产风险分散化、团队人才专业化和产品结构多样化,促进自身作为信息中介、交易中介和资本中介的各项功能协调发展,致力连接中国与海外资本市场。
国君、交银稳扎稳打
尽管中信、海通两家券商的海外板块不可逼视,但国泰君安国际和交银国际也在稳扎稳打,上半年成绩斐然。相比之下,西证国际等3家在港中资券商却仍徘徊在1亿元净利润下方。
回顾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认为,财富管理业务高速发展,带动经纪业务市占率与资产托管规模稳健上升。据悉,上半年国泰君安继续对财富管理业务进行全面升级,吸引高净值客户加入,港股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于过去两个年度连续上升,资产托管总金额上升14%到2350亿港元,其中来自800万港元以上账户之资产托管总量占比达93%。
同时,其私募股权业务深入挖掘高端制造、新能源发展、消费升级、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行业,投资组合中之标的公司(智加科技、万物新生等)已陆续启动或登陆资本市场。国泰君安国际预计,未来将借力私募股权产品开拓财富管理客户的投资渠道,与客户共享中国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交银国际则提到,上半年坚持资产业务与持牌业务平衡发展、协同推进,通过“境内+境外”、“商行+投行”联动模式,完善“股权投资+结构化融资+商行信贷+上市发债+证券研究+财富管理”的产业链一体化运作体系,在确保稳健安全的基础上,成功发行债券和银团贷款,使资产规模稳步扩大,资产质量更加扎实,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2021年6月末,交银国际资产管理规模为314亿港元,较2020年底增长13.5%。同时以科创基金为引领,通过联手政府和产业龙头,交银国际已设立8只系列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项目18个,其中7家企业近期准备于科创板上市。股权投资密切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医疗健康、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已对超过70家企业完成投资,累计投资金额约180亿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