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面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全球变暖等人类共同面对的紧迫性话题,ESG投资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所有赛道的投资标准。随着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与“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国际主流的ESG投资理念正在中国市场刮起一场“热旋风”。
根据MSCI统计,2021年2季度末,全球ESG基金虽然仅占共同基金的4.3%,但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超过50%的ESG基金为权益类基金,以及绝大多数(77%)基金的总部设在欧洲。从投资规模来看,美国ESG投资规模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33%,欧洲达45%。从全球最大的前20家ESG股权基金来看,接近半数在美国。
比较而言,我国ESG投资还处于初步阶段。ESG基金规模尚不足股票型基金和混合性基金总体市场规模的2%,差距比较明显。但整体而言,随着我国A股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相关指数,尤其是在中国提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ESG理念,大力发展ESG生态系统过程中,ESG评价体系的相关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源配置与投资活动中。
截至2020年末,超过10%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将绿色投资纳入公司战略,超过四分之一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开始构建绿色投研体系。公募基金中已经有6支ESG主题策略基金、66支绿色方向基金、7只社会责任方向基金以及4支公司治理方向基金,管理规模合计约1900亿元。
与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环境治理、清洁能源等绿色方向相关的私募基金超过500支,管理规模逾2000亿元,其中股权创投基金占比超过90%,绿色投资、可持续投资的力量初步显现。
且各大中资机构积极加入国际相关组织,参与国际规则治理。如,自2017年华夏基金率先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简称UN PRI)之后,4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陆续跟进。至今已有嘉实、兴全、工银、南方、建信、银华、大成、鹏华、广发、博时、招商、中欧、华夏等多家基金公司加入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2018年,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加入UN PRI,成为中国第一家签署该原则并践行ESG投资理念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2018年3月,嘉实率先加入了UNPRI组织,后续还加入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专业委员会TCFD,以及亚洲公司的治理协会ACGA。加入这些组织体现了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对ESG投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认可,亦是坚定的执行者。“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说,ESG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ESG需要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以研究驱动投资,才能够为投资者创造回报。因此,ESG的研究必须是基于自身的一套有体系有深度的研究,必须要涵盖所有的投资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是保险资管业内首个制定绿色投资内部指引的机构,2021年制定了《国寿资管ESG/绿色投资基本指导规则》。”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说,“国寿资产致力于全面打造绿色引擎计划,绿色投资是我们业务发展最核心战略,已经全面纳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世界共60多个国家约2500个金融机构签署了UNPRI契约(中国40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拥有和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20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资产的三分之一。
政策推动下中国ESG投资呈现“长坡厚雪”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及协会和社会各方的引导推动下, ESG投资不断生根、发芽。尤其是近年来,ESG投资受到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从政策上不断推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推动ESG投资在中国成为主流。
2008年,上交所就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之后港交所、银保监会、证监会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文件,制定发布了涵盖监管要求、数据统计、考核评价、分类指导等一系列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发展绿色金融。
自 2016 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ESG相关制度日益完善。如银保监会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强化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同时,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中明确对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绿色投资,对行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机构,酌情予以加分。通过实行差异化的监管引导保险资产公司加大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支持力度。
政策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ESG投资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行长刘金介绍,近年来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超过12万亿元,绿色债券超过8000亿元。就中国银行来说,2021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近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8.11%;2020年境内外绿色债券承销量均在中资银行排名第一;绿色股权投资、绿色财务顾问、绿色托管、绿色资管等业务发展迅速。正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2021年初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支持机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才介绍,农发行参与制定完善涉农领域ESG评价体系,并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并将ESG理念全面融入农发行信贷和投资业务,创新研发ESG领域专项绿色债券,向ESG表现良好的企业倾斜信贷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正探索在农发产业基金和种业基金的投资中全面应用ESG投资理念。
资本市场方面,监管层也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在信息披露方面,2016、2017年,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定期报告格式与准则,督促上市公司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体责任。2021年6月,再次修订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格式与准则,增设了两个ESG有关专章,充实整合内容,明确有关披露要求,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体责任。
支持绿色债券发行方面,2020年,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鼓励证券公司参与绿色低碳转型,对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取得良好效果的证券公司给予加分。2021年2月,探索推出碳中和绿色公司债。2021年7月,沪深交易所分别修订发布债券品种指引,明确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发行条件、募集资金用途、申报材料等要求。
2017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面向基金行业开展了第一次“ESG 责任投资情况调查”,发布了ESG责任投资专题调研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基金业践行ESG投资现 状。2018年,证监会指导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鼓励公募、私募股权基金践行ESG投资,并发布自评估报告。
在绿色投资指引和ESG 评价体系引导下,基金管理公司加速搭建内部绿色/ESG投研体系,开发绿色/ESG产品,积极通过主题投资、负面筛选、ESG 整合、股东参与等方式发展绿色/ESG 投资, 通过基金的力量改善投资逻辑,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上述监管规则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为私募基金支持绿色发展和ESG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介绍,2020 年,约有27%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其中纳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中有259家发布独立ESG报告,披露信息质量相对较高。
王建平说,当前,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7月16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首日交易总量超过 410 万吨。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稳妥推进碳期货研发工作,拟在条件成熟时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出席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时表示,人民银行会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既重视“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也注意培育“自下而上”的市场主体自觉意识,按照“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框架,推动形成ESG投资理念与绿色金融标准“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与机制建设多措并举,培育ESG投资人。”范一飞说,在激励政策方面,将继续探索包括补贴、贴息、减免税等财税政策以及提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吸引力的监管规则等;强化和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提升市场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积极性;积极促进市场建设,推动ESG投资与固定收益产品相结合,丰富ESG投资运用领域;引导养老金、保险、社保等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并纳入考评体系,丰富绿色债券市场资金来源。
景顺首席执行官Martin L. Flanagan认为,中国在全球ESG市场影响力正在彰显,拥有全世界最大碳交易市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中国市场存在巨大投资机会。
景顺中国投资团队正在研究中国A股市场和ESG投资开发定量定性之间的联系,帮助合作机构更好抓住市场机遇。
“我们的中国合资企业景顺长城也在加快面向中国市场的ESG投资方面的布局。”Martin L. Flanagan说,“我们的投资团队将全球最佳实践带到这里,致力于为在中国A股市场的ESG投资开发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我们亦与不同专业团体及知名机构合作,提倡并为其注入可持续投资新理念。”
安联投资首席执行官Tobias C. Pross认为,在中国政策利好下,不仅可持续投资正处于拐点,中国经济也正处于拐点。尽管中国的煤炭需求和产量仍然是世界之最,但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且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出了坚定的努力。
“一是启动国家碳排放交易计划(该系统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在203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或净零碳排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二是中国是最大的太阳能(000591,股吧)电池板生产国,预计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量的40%;三是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迅速崛起,显示出气候政策推动投资和增长的潜力。”Tobias C. Pross说,“虽然这些数字已经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一转型过程并不止于能源和制造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改变,以实现净零碳排放。中国在这方面的监管努力是有意义的,中国作出的承诺将推动投资和企业行动。”
Tobias C. Pross认为,中国明确的政策方向结合强化的公司报告机制,帮助投资者有效地将资金导向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弹性并正在向低碳商业模式过渡的公司。
他看到巨大商机:“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投资正迅速攀升至投资行业的热门话题行列。中国的公共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投资解决方案,在零售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正在并将把投资需求转向ESG产品。”
“投资者普遍要求“重建更美好的世界”的压力几乎遍及全球。这意味着更低的碳排放强度、环境保护、良好的劳动实践、资源高效利用和有保证的公司治理,这些基本上都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推动着如今最大规模的投资流向了获得ESG认证的项目和公司。”安本集团主席Sir Douglas Flint说,在实现《巴黎协定》宏伟目标的道路上,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既是开创性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中英两国在绿色金融及相关问题上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即将在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将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中英合作并协作助力实现这两次会议的目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共建ESG投资生态 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危机
ESG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主流体系,对于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言,其自身的ESG理念与所投资行业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经济社会负责任发展的良性生态,一道为人类应对共同危机作出应有贡献。
淡马锡全球企业发展联席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亦兵认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就是气候变化,解决碳排放问题迫在眉睫,根据近期估计,全球碳排放碳预算只剩8%,如果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气候和相关风险,危及民生、粮食安全等各个方面。因此,资产管理机构作为提供促进型资本的投资者,提供资本探寻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随着气候问题成为全球最为关心的话题,且绿色融资的需求不断凸显,我们认为与企业合作减排的空间会变得更大。作为投资者,我们看到了与这些企业在碳减排征途中合作的广阔空间。”富达国际首席执行官Anne Richards,DBE认为,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二者联接的关键就是ESG投资,ESG投资生态系统建立在突破性创新基础上,支持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再生。
Anne Richards认为,二氧化碳含量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上升,对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拥有通过协同合作来减缓其上升的巨大机遇,在投资生态系统中考虑环境生态系统的需求,尽己所能将21世纪的发展风险降至最低。
“如果在协作环境中完成,这些工作都会更加有效。正如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凭一己之力真正解决全球性问题一样,没有一个投资者或公司能够单枪匹马行事并期望产生重大影响。”Anne Richards说。
富达正在为每家合作公司引入一个气候一致性评分,显示他们的业务与或计划与1.5度控温线目标的距离。同时,还改变了投票规则,为被投资公司设定了最低气候标准,包括董事会对气候风险和减排目标的监督,以投票反对不符合条件的公司的董事。”
2019年,淡马锡已实现了公司层面碳中和并保持至今,正努力于2030年将投资组合净排放到201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愿景。吴亦兵说,特别是在迈向后疫情时代新常态道路上,这些愿景尤为重要。
“事实上,问题不再是是否应当发展绿色金融,而是我们如何快速地实现100%的绿色金融。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风险,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东方汇理首席执行官Valérie Baudson说,“资产管理机构有能力帮助投资者掌握可持续投资方式的方方面面。”
作为全球最大的ESG投资机构,东方汇理正在考虑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渴望与中国金融机构发展新的合作领域。
“今天,对气候议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看法引发了公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加速向低碳经济过渡的必要性的广泛认识。我相信5年内,整个行业将100%由ESG及其影响驱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加快自我转型的原因。”Valérie Baudson说,东方汇理资管加入了资产管理公司零净排放计划,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所有投资的碳中和,以加快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对企业的绩效贡献不相上下。在环境—治理方面,公司治理机制在应对企业的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以及监控企业在碳排放计划的参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股东正对管理者实施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评估公司与气候变化有关风险和机会,而良好的环境绩效也会使得公司CEO获得相应的绩效奖励(Berrone和Gomez-Mejia, 2009),ESG绩效的高评分结合相关报告的高透明性,可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市场汇报,从而为股东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双赢的局面(Weber, 2014)。
“对于长期回报预期,从淡马锡模拟长期回报的结果来看,通过采取坚定决心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措施,可为整体投资组合带来更好的长期回报。但是低碳和零碳转型也会带来一些成本。如果缺乏决心来应对气候变化,将会得到更低的长期预期回报。”吴亦兵说,“虽然可能在5~10年之内略有一些更高的回报,但是以坚定的决心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境,将让地球更加美好,生命更加健康,社会繁荣更可持续,同时也能带来更加优良的长期回报。”
当前,在中国市场,ESG投资理念也绝不是一个拉低投资收益的维度。经雷说,Wind全A可持续ESG指数表明ESG投资是一个围绕国内Alpha创造的手段和科学的方式方法,ESG的方法论相当于在识别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高质量增长点。因此,它能够筛选出来未来可长期、可持续创新型的企业。
”ESG赋能对于中国市场的可持续Alpha主要有三个共识。其一,对于整个市场的风险识别和排雷作用。其二,识别出来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双碳环境下新的行业机遇相匹配。其三,能够识别好公司和好的企业家。“经雷说。
吴亦兵说,淡马锡相信那些注重并且有效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的企业将可以创造更长期的可持续价值。2019年以来,ESG风险和机遇评估已经成为淡马锡自下而上投资策略的一环,被系统性地纳入到直投和基金的投资中间。
当前,淡马锡采取三管齐下的方法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碳排放问题。第一,投资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领域。积极寻求碳强度和碳记录更佳的投资。同时,淡马锡和企业合作在脱碳旅程上助一臂之力,通过更加清晰的转型路径来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与贝莱德建立了脱碳伙伴的合资基金,致力于投资脱碳进程,为了达到2050年实现净零的碳排放而努力。第二,为负碳排放的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的赋能。2021年5月淡马锡与星展银行、渣打银行、新加坡交易所,携手成立了CIX(Climate Impact X),旨在建立高质量碳信用额度的全球交易市场。第三,鼓励企业努力脱碳,增设一些方法,通过循证方法鼓励投资组合公司减少碳排放。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投资作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下一个增长前沿,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可持续性因素也融入到投资决策中。
”我们开始看到全球市场行为有意义的重塑。”金立群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