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财务人员、企业法人、高管,甚至连客户的客户都拉进来了。
从企业网银到手机银行APP,再到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渠道全覆盖,银行对企业用户的争夺也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不断升级。
8月24日,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推出全新版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对企业业务的线上渠道统筹升级,打通原来互不连接的网银、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不同渠道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业务线上化的推进,各家银行纷纷开发独立的手机银行APP,争夺企业用户,并借助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外汇等服务,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实现客户资金、资产留存,并为财富管理、投融资等业务输送资源。
但不同于零售端,企业APP是低频场景。要实现上述设想,提高企业交易活动度是银行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招商银行表示,在该行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中,企业可以直接进行采购、签约、销售等业务活动,以此提升企业交易活跃度。
争夺企业
招商银行人士称,此次推出的全新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涵盖了网银、企业APP、小程序、门户网站、公众号、云直联、CBS七大渠道,覆盖客户账户、结算、现金管理、融资、外汇等经常性业务需求。企业仅需一次临柜,后续90%以上业务均可自助在线开通,初创公司、成熟企业均可使用。
招商银行此举与已进行多年的轻型银行转型有关。2015年初,整合现金管理、贸易金融两个部门后,招商银行成立了交易银行部,负责对公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等业务,尝试将传统资金结算的账户管理、产品销售等功能,通过整合升级成交易管理、综合化方案提供,从而实现从单体客户到产业链的延伸。
成立之初,招商银行希望通过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在资金交易的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服务,获得中间收入利润,并实现资金留存、流动,从而降低资本消耗、推动利润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资金交易、支付结算等需求,传统的企业网银之外,银行开始开发独立APP作为经营载体。2018年,招商银行推出移动端的企业移动财资管理产品,撬动企业资金业务的同时,也为零售输送业务资源。
而各家银行在零售转型过程中也发现,零售转型离不开对公业务的支撑。意识到对公业务的意义后,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整合交易银行、对公电子渠道,以供应链为入口,争夺企业用户。
在具体渠道上,除了企业网银、手机银行APP之外,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日渐丰富的线上化渠道,也成为银行获取企业客户的触手,并以此构建数字化经营平台,竞争也由此变得激烈起来。
招行银行数据显示,目前该行的企业数字化客户累计超过210万户,年交易笔数超2.8亿笔、交易金额超130万亿元,90%以上业务可自助线上办理。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数字口袋APP的中小微企业注册用户达487万户。同期,上海银行企业手机银行客户数达9.95万户。
虽然同样是线上渠道,但各家银行提供的业务入口、方式却有很大差异,部分银行虽然根据不同业务提供了多个入口,但不同入口只能办理单项业务,各个入口、平台并未打通,而企业业务涉及场景、多流程、多环节,单个渠道很难满足企业要求。
招商银行人士称,该行此次推出的企业业务数字化平台,涵盖了网银、企业APP、小程序、门户网站、公众号、云直联、CBS七大渠道,初创公司、成熟企业均可通过这些渠道在线上办理业务。
激活企业
利润丰厚、风险较低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是各家银行零售转型的主攻方向,长期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对公业务,近年来反而变得沉寂了。
除了支付结算、投融资之外,对公业务还能带来零售所需的客户、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富管理业务,还能实现从数字化获客向客户留存的转变,进而实现客户资产沉淀,实现降低资本消耗的轻型银行发展目标。
交易银行部成立前的2013年,招商银行就提出了资本消耗轻、管理模式轻、经营效率轻的轻型银行转型目标。今年3月,招商银行提出,要发展顾问式财富管理、全权委托,从卖方服务向买方服务转型,做产品采购专家和资产配置专家;除了零售客户,还要发展政府、企业财富管理业务,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大生态价值链。
不同于零售业务,对公的企业APP是低频场景,提升企业MAU(管理客户总资产)难度更大。招行银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该行线上企业客户中,月活跃用户为145万,手机银行APP 6月底客户数为127.9万户,月活客户54.9万户,交易金额为2908亿元,远低于网上银行渠道;平安银行的月活客户数也与之相近。
招商银行的思路是在财务、金融业务之外,为企业数字化经营提供帮助,并构建相应的业务生态。
根据该行人士介绍,最新的企业数字化服务体系,已将系统使用对象,从财务人员延伸到企业法人、高管、采购、销售,甚至客户的客户。除了支付结算、收款、投融资,在该行的数字化渠道里,企业还可以直接进行采购、签约、销售、发票管理等各类业务活动。该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企业交易活跃度。
根据招商银行提供的数据,该行持续引入行业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服务供应商,目前已累计开放API超过1300个,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服务商超过80家,探索出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圈、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集群的有效路径。
(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