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信达发布了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达1604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7%。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5.5%。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税前利润占比分别为76.4%、71.7%,分别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聚焦不良资产主业的战略成果进一步巩固。
中国信达坚持充分发挥不良资产处置核心功能,围绕问题机构和问题资产,以实质性重组为重要手段,集中优势资源,加大主业投入,提升主业协同质效,突出主业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不良资产经营总资产达1054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在集团总资产中的占比达65.7%;在集团收入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进一步增至76.4%、71.7%,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收购经营类业务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中国信达不断巩固传统业务核心优势,坚持“逢包必看、拿包必盈”原则,主动适应不良资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变化,深度参与公开批转市场业务,不断拓宽收购来源,竞得首单银登中心单户对公不良资产,收购首单银行理财不良资产并成功处置,加强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力度,有序推进个人不良贷款批转业务,新增收购大幅增长。
上半年,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21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9.8%。同时,中国信达按照市场规则,平衡处置效率和价值涵养,加快现金回收,实现较好收益。上半年,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收益6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9%。通过推广网络平台招商,充分发掘资产价值。上半年,在网络拍卖平台成交233笔,金额125亿元,通过互联网手段处置占比超过40%,加速资源流转。
收购重组类业务和债转股业务基础持续巩固。中国信达持续优化收购重组类业务结构,坚持审慎有效投放,加快低效资产盘活处置;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加快对创新业务的培养和发展。上半年收购重组类业务实现收入76亿元,行业结构和期限结构均有所优化。
中国信达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国企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等市场需求,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杠杆率,增强经营活力,上半年新增市场化债转股项目2个。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推出以来,中国信达已累计实施21个项目,落地金额242.4亿元。此外,加大存量债转股退出力度,实现较好处置收益。上半年债转股资产收益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
中国信达拓展资本市场纾困业务。为内蒙能建、山东三星等提供私有化退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强制除牌退市,化解阶段性危机;化解内蒙博源、山东山水违约债券风险,助力信用债市场风险处置有序推进;与国内头部PE机构成立S基金方案已获批复,将通过受让S基金份额并向基金出资的方式,探索化解私募基金违约风险新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