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8月工人体育场(简称“工体”)保护性改造复建工程开工之前,每天都有人来打卡。彼时,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技术部负责人魏克兴正在苏州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他说:“当时很多俱乐部的同事都在跟工体说拜拜,也会拍照留纪念。”
恨不得在工体的草坪上打滚
提到工体,魏克兴不假思索地说:“有感情啊!”
魏克兴与工体有着不解之缘。从小跟着父亲在工体看比赛。少年时被选入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此后从北京青年队直到加盟北京国安队,他的职业生涯均在北京队效力。在北京球迷的心目中,魏克兴在北京足球队的地位就像里杰卡尔德在荷兰队中的地位一样,无可取代。
魏克兴说,“我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在工体参加比赛。当时很喜欢像地毯一样的草坪,恨不得在上面打滚。那时的看台还是水泥上面钉着三条木板。球迷们喜欢一边跺脚,一边为球员鼓气呐喊。”在魏克兴眼中,当年的工体正值“壮年”。
“能在草坪上踢球是一件高兴的事,平时都是在土地上跑。”魏克兴说,当时想,在这样的场地,踢不好,就没有理由了,一定是技术问题。
北京国安的魏克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在工体参加比赛。
工体与足球有着很深的渊源,是北京足球运动的主要承载地,工体的历史也同时记录着国安的历史。改造复建后的工体博物馆将设置国安荣誉殿堂。
1996年,工体正式成为国安足球队主场。对于国安球迷来说,这里是“圣地”,将之称为“圣工体”。每次球赛开场,他们都要齐呼:“这是哪儿?北京!”工体在北京球迷心中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在魏克兴看来,主场氛围在工体显得异常突出,国安球迷给对手造成的压力,甚至会超过场上的队员。“在工体打比赛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幸福。”他说。
不少国安球迷称工体为“北京最后的四合院”。魏克兴认为,工体给喜欢国安精神的北京人提供了聚合的场所。其实比赛不在输赢,但要打出那股劲儿,“就是不畏强手,跟对手死磕,爱谁谁的那种劲儿。”或许这也是球迷们留恋工体的原因。
“希望2023年的联赛能够重回工体主场”
“我觉得工体改造复建是一件挺好的事儿。”魏克兴说,“与国际上的一些球场相比,我们都能感受到工体内部设施的落后。作为北京国安的主场,很多设施应该国际化了,但是又受到球场条件的限制。”
在魏克兴看来,运动场馆的硬件、软件提高了,也更与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相匹配,但是前提是保持北京文化(000802,股吧)以及北京元素。
对于未来的工体,魏克兴说,作为专业足球场,跑道没有了,跟球迷越来越近了,跟球迷会有更强的贴近感,互动也会更多。
当工体保护性改造复建项目落成之时,恰逢国安俱乐部成立30周年。
“希望2023年的联赛能够重回工体主场。”魏克兴说,在他的记忆里,当年人们是骑着自行车、坐着工厂的大卡车去看球,两年后将是乘地铁携全家老少去看球,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图片来源 北京国安俱乐部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