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业务量约48.32亿件,同比增长37.39%。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00%。
价格战侵蚀盈利,有望迎来拐点
申通快递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关键原因在于快递行业几近“白热化”的价格战,导致单票收入持续降低。根据国家邮政局通报,2012年至2020年间,中国邮政快递行业收入规模由1980亿元增长到11038亿元,年均增长了24%,但是快递平均单价从18.5元降低到10.6元。2021年上半年价格下行仍在持续,快递整体平均单价为9.8元,同比下降13.1%。
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成为难以盈利的关键,即便是通达系、顺丰等行业龙头企业,业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比如,近日,顺丰控股半年报显示,其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4.77亿元,同比暴跌113.85%。圆通速递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45亿元,同比下降33.5%。德邦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65.84万元,同比减少89.88%。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申通快递也无法幸免,经营业绩承压。
尽管如此,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可低估。
一方面,行业整体发展空间依然广阔。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11年至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由36.7亿件增至635.2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2.80%,快递业务量自2014年起连年稳居全球第一。2021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842.1亿元,同比增长26.6%。
另一方面,行业监管出手,非理性价格战短期缓和。今年4月以来,快递监管部门开始对义乌地区甚至全国的快递竞争进行监管或指导。国信证券认为,此举有效控制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近三个月快递行业竞争逐步回归至理性;7月行业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1%;预计下半年快递价格战将维持缓和态势,甚至有望比二季度更缓和。行业整体性利润或将迎来修复机会。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规模经济消化经营压力
长期上演的价格战侵蚀企业盈利,申通快递急需一条破局之路。由于网络架构和巨大的资本开支属性,快递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强者恒强的竞争局面。在此情势下,申通快速实施了多项重要举措,适应快递行业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大力推进核心转运中心直营化战略,2021年,公司启动了收购乌鲁木齐转运中心中转业务资产组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7月份顺利完成交割,并完成20个中转场地改扩建项目。截至目前共有全网转运中心68个,其中自营转运中心65个,自营率约为95.59%。收购完成后公司对转运中心的建设、运营、管理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全面提升分拣时效,不断构筑公司强大而高效的中转运输网络体系。
二是优化干线运力配置。2021年上半年对车辆进行了整体升级换代,释放运能40万余方/月,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货物安全、运输时效以及车后市场管理的有效监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开通干线运输线路约2,500条,其中干线运输采用集约化运输模式,最大化的降低运输成本。
三是全面赋能末端网点。网络是公司的根基,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网点优化工作,并专门组建了网络培训部,解决网点经营管理难点。截止报告期末,全网新发展独立网点100余个,现全网共有独立网点数量达4,440余个;公司全国四级行政单位(街道、乡镇、团场等)覆盖率达到88.12%,较2020年末保持增长态势。
四是全面向数智化转型升级。认识到今年的严峻形势,申通快递积极拥抱互联网,力图用数据、智能来统筹业务、产品和管理。“ALL-IN-Cloud”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起点,作为通达系首家将全部业务系统搬到云上的快递企业,公司通过引入云原生技术实现了技术全面升级。公司通过搭建自己的DevOps平台开启以云原生为基础的自动化研发体系,实现系统产品快速迭代、资源灵活扩缩容以及自动化运维;系统架构的高稳定性也在业务高峰场景中突显其优势。上云后在首次应战“双11”流量洪峰依然做到了从容面对。
此外,公司还通过布局自动化分拣设备、优化信息技术平台、加强精细化管理等,不断推动运营成本下行。目前公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逐渐显现。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量同比增长37.39%,而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60%,单位运营成本快速下降。
价格低位运行是快递企业共同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把眼前的一切障碍当成考验,增强自身实力。申通快递作为快递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之一,具备完善并且高效的业务运营网络、丰富的快递经营管理经验、标准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高效的人才队伍以及知名的品牌声誉,构筑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表示,未来亦将充分把握快递市场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整体盈利能力。(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