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降本减负打出组合拳 政策叠加效应深度释放】降本减负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动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释放……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推出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束缚企业手脚的制约。企业信心不断累积,企业发展更加活跃、也更具竞争力。(经济参考报)
【混改重组风起云涌 国资证券化提速】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下半场,央企整合调整稳步推进,多地国资证券化逐步提速。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有40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积极推动上市融资,同比增长近八成。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混改深入,央企和地方国企“分层分类”推进优质下属企业上市,有利于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更多国企积极迈向资本市场舞台。其中,战略新兴产业资产证券化将明显快于传统行业。(中国证券报)
【新引擎强劲 跨境服务贸易驶上快车道】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近日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将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发布一系列政策举措。专家认为,未来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将进一步激发,跨境服务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驱动因素之一。(中国证券报)
证券要闻
【超百家公司半年报拟现金分红 16股分红额超净利润】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27日,已有113家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737亿元,其中10家拟现金分红金额在10亿元以上。(证券时报)
【权益投资救场 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不难看”】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主要支撑点来自投资端。中国人寿(601628,股吧)、新华保险(601336,股吧)、中国人保(601319,股吧)、中国太保(601601,股吧)分别实现总投资收益1176.38亿元、311.2亿元、353.62亿元、493.40亿元,同比增长22.4%、48.1%、34.9%、28.4%。(上海证券报)
【成交额连续28日破万亿 A股市场新生态加速形成】8月27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28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大关。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据统计,年内“万亿级”交易日数量超过四成,创业板成交额占比持续增大,与此同时,包括公私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经济参考报)
基金要闻
【公募基金迎来最牛半年报:56家公司平均赚3.54亿】基金公司迎来有史以来盈利最多的半年报。从已曝光经营数据的56家基金公司看,2021年上半年合计净利润已逼近2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实现平均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38.89%。(证券时报)
【上半年55家公募基金公司狂赚近200亿元】55家公募基金公司,近200亿元净利润!公募基金在上半年市场震荡波动的背景下,依旧实现了经营业绩的丰收,为“期中考”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证券日报)
【明星基金经理加码军工股】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渐次披露,越来越多知名投资人的布局路径浮出水面。从整体来看,二季度,多位基金经理加大了军工板块配置力度。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军工行业具备较高的长期景气度,中期确定性强,短期景气度上升,同时市场存在较大预期差。(上海证券报)
期市焦点
【近半个月煤炭保供稳价政策连发 释放产能前瞻性应对供暖季】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政策层面连出实招,推进煤炭市场保供稳价见实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积极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推动煤炭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产量持续增加,严打恶意炒作行为,有利于引导煤炭供需形势进一步好转。(证券日报)
【对期货居间人制度的思考】长期存在的期货居间人群体,虽然为期货公司获得客源做出过贡献,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各地方证监局要求辖区内期货公司对自己的居间人加强管理,中期协也在牵头强化和统一对居间人的管理,希望通过居间业务数据报备、居间人公示、居间人风险准备金制度、居间合同指引、从业资格管理等措施,强化对居间人的约束。要把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整个期货行业尤其是期货公司对居间人的管理成本自然也就会上升。(期货日报)
【巧用甲醇期权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应用涉及化工、能源、建材、医药和农药等多个领域。我国甲醇的产量和消费量长年稳居世界第一,形成了以内地为产区,沿海为消费地的区域特征。甲醇期货、期权上市以来,成交活跃、产业企业参与积极。新疆某煤化工企业拥有国内最早一批百万吨甲醇装置,通过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地规避了甲醇价格波动风险。面对近年来日益复杂的环境,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期权套保之路。(期货日报)
(赵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