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决定,自本月27日起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行动,将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
为什么要下决心对“黑嘴”进行严厉整治?重要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商业网站平台及其“自媒体”账号屡屡发生违规发布财经新闻、歪曲解读经济政策,充当“黑嘴”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黑嘴”的胡评不仅影响到人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还以“种韭菜”、“割韭菜”的方式获得巨额非法利益。
要严厉打击“黑嘴”,首先要明确认识其“黑”的危害性。
歪曲解读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宏观经济数据,恶意唱空国家金融市场、唱衰中国经济,这些言论对“黑嘴”来说,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这些“黑嘴”许多自身并没有多少财经专业知识,而是雇人收集资料,断章取义、添油加醋做成吸引人的标题后推出。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文章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对很多的社会公众来说就会造成困惑,危害很大。
“无利不起早”,这些“黑嘴”为何热衷于此?吸引读者观众、进而变现是其基本渠道,变现的重要路径是通过资本市场。这些所谓的“荐股专家”,可以说是两头通吃,他们一方面在荐股群里收取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所谓学员费,另一方面服务于“幕后的庄家”,收割“韭菜”,收取巨额的佣金。
去年9月,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就上演了极其异常的走势,短短几分钟上演“天地板”,数亿元资金频繁进出,股价剧烈震荡。这背后“黑嘴”就是重要推手。根据警方的调查,这起“股市黑嘴”案相关嫌疑人供述说,他们一般收取交易金额的10%作为佣金,也就是说假如交易额一个亿的话,这些“股市黑嘴”的收益就有1000万。
在股市等资本市场上被收割的“韭菜”,很多是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者,“黑嘴”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要严厉打击“黑嘴”,另外要加以明确的,是“黑嘴”赖以传播的渠道。
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部门,督促指导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对照专项整治要求,集中清理一批违规发布的财经类信息,依法依规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这就把“黑嘴”传播的渠道讲得十分明确了。
已有网络平台迅速做出了反应。比如,“快手”决定,自8月28日起开展专项行动,将平台内违规发布的财经类信息、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进行从严从重处罚、整治。其实,“处罚”只是事后补救措施,加强日常监督才应是“快手”们的职责所在。
其三,要严厉打击“黑嘴”,必须刑事利剑高悬。
早在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联合公布了《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解释》中,明确了“抢帽子交易操纵”的定义,也将“黑嘴”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化:“抢帽子交易操纵”,就是利用“黑嘴”荐股操纵。其行为特征是:行为人通过对证券及其发行人、上市公司、期货交易标的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影响特定证券、期货的交易价格、交易量。
“黑嘴”的行为正符合上述特征。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