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旺盛需求下,不少锂电公司推出各种扩产计划进行应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的天价定增扩产。
宁德时代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募集582亿元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六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因为动辄几百亿的再融资十分稀少,投资圈关心的是宁德时代是否需要这笔钱?比如,582亿元的募集资金相当于宁德时代近10年的盈利规模,而且其上市以来已累计募资251.62亿元,但货币资金余额(截至二季度末)为746.8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35.94%,超过了公司净资产规模(687.58亿元),如此不缺钱下,宁德为何还要大笔再融资?另外,这次融资扩产会否产生更多的利润?
对于这些疑问,《红周刊》记者注意到,有多位投资人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就定增事项向宁德时代方面提问。如8月16日有投资人提问,“新闻报道近期监管部门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公司突然抛出高达582亿元定增方案是否有充分验证扩充产能必要性、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对此,宁德时代截至目前未予回答。
宁德时代在定增预案的风险提示中,针对市场竞争情况也表示,动力电池正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同时现有的动力电池厂商也在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宁德时代未来的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风险。
既然公司自己都认为在同类公司扩产下,未来的业绩有风险,显然宁德时代此次的扩产显得有些激进了,甚至有些押宝未来的冲动成分。回顾历史上一些巨头因为激进而导致失败的案例,比如在光伏景气周期中,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曾风光一时,且都是在行业景气度最高时进行过大力扩张,以至后来行业供需陡变而轰然倒下。当前锂电池行业的盲目乐观并超预期扩产做法显然是冲动的,一旦行业供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避险就会成为宁德时代这样巨头需要解决的很现实问题。
或许是出于某种担心,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宁德时代四大股东在二季度期间对其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减仓。其中,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交易所)减持了798.94万股,持股比例由2.27%降为1.92%。深圳市招银叁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145.2万股;湖北长江招银动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063万股;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博瑞荣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163.44万股。当然,资本方的减持并不代表宁德一定存在问题,但还是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资本方高位避险意图……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