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实现总净营收296.08亿元,同比增长22.8%,低于一季度51.0%的营收增速;同期,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92亿元,同比下降28.95%
又到一年财报集中披露季,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日,知名特卖电商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唯品会,NYSE:VIPS)公布了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实现总净营收296.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8%;不过仍远不及一季度51.0%的营收增速;实现毛利润59.57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2亿元,同比下降28.95%;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则实现净利润14.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8%。
据悉,这已经是唯品会连续第35个季度实现盈利。尽管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不过该公司仍存在营收增速逐年放缓和烧钱换增长等现象。此外,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类电商相比,主打特卖的唯品会作为垂直电商似乎并不具明显优势,而随着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的兴起,唯品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投资时报》研究员曾就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向唯品会方面寻求沟通,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向研究员表示,“单季度的营收增速波动不影响整体经营表现”,“公司实现了用户的高质量增长”。
对于直播电商对公司业务的冲击及公司对直播等业务的规划,唯品会并未直接回应,仅表示“我们认为,用户的增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平台的货品是否有足够的优势,以及价格优势、品牌优势等方面。”
在财报发布当天,唯品会股价不增反跌,当日下跌2.73%,次日再次下跌7.78%。数据显示,今年3月23日,唯品会盘中触达46.00美元/股历史最高点,随后进入下行通道,截至8月27日美东收盘,该公司报收于14.43美元/股,也即仅在5个月的时间内,股价已缩水68.63%。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美国花旗银行将唯品会的目标价从35美元下调至24美元,投行Benchmark也将该公司的目标价从基准的37美元下调至25美元。中金公司也发布研报称,考虑到营销投入增加及国内近期疫情反复,下调唯品会2022年收入预测3%,下调2021年和2022年盈利预测6%和8%,下调目标价37.9%至18美元。
唯品会今年以来股价走势(美元)
Q2营收增速不及Q1,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7%
8月18日,唯品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实现总净营收296.08亿元,上年同期为241.11亿元,同比增长22.8%。不过唯品会在第一季度实现总净营收283.98亿元,同比增长51.0%,显示第二季度的营收增速远不及第一季度。
对此,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回应《投资时报》表示,“单季度的营收增速波动不影响整体经营表现。”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事实上,近来年唯品会的年营收增速逐年放缓。
既往财报显示,2015年—2020年,唯品会分别实现营收402亿元、565.9亿元、729亿元、845.2亿元、929.9亿元和101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82%、40.80%、28.80%、15.90%、10.02%和9.58%。尽管2020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但营收增速却为近十年来最低,也是该公司首次仅实现个位数年营收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唯品会的成本和费用也大幅提升。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收入成本从上年同期的191.71亿元增长至236.51亿元,同比增长23.37%。
费用方面,唯品会今年第二季度的总运营费用为48.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15亿元增长27.04%,占总净收入的百分比也从上年同期的15.8%上升至16.4%。
其中,营销费用高达14.08亿元,去年同期为10.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0%,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也从上年同期的4.3%进一步上升至4.8%,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对与客户获取和保留相关的广告活动的投资增加。
此外,今年第二季度的履约费用为20.57亿元,上年同期为16.76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7.0%降至6.9%;技术和内容费用为3.70亿元,上年同期为3.05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1.3%降至1.2%;一般行政费用为10.12亿元,上年同期为8.05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则从去年同期的3.3%升至3.4%。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到《三十而已》《小舍得》等,几乎每部大热的综艺或剧集里都会出现唯品会的植入和中插广告,大面积的广告投放显著推高了该公司的营销费用。
而唯品会似乎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营销投入渠道,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公司将加大在短视频平台的投放。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大笔的营销投入确实为唯品会带来了用户和订单数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总活跃用户数为5110万人,较上年同期的3880万人同比增长32%,其中超级VIP付费会员规模更是同比增长近50%。进一步增长的用户规模使唯品会的总订单数从上年同期的1.705亿笔增长了30%至2.215亿笔,GMV(商品交易总额)也从上年同期的384亿元同比增长25%至突破481亿元。
不过持续增长的营销开支势必压缩公司利润。今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实现毛利润59.57亿元,上年同期为49.40亿元,同比增长20.6%;毛利率为20%,与上年同期的20%持平。报告期内,唯品会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2亿元,上年同期为15.37亿元,同比下降28.95%;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则实现净利润14.70亿元,上年同期为13.21亿元,同比增长11.28%。
也即,唯品会不但营收增速不及营销费用的增速,高额的营销投入并未换来相匹配的营收增速,各项利润的增速也均未及营收增速。
截至今年6月30日,唯品会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165亿元,短期投资36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0亿元。
对于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唯品会在财报中预计,第三季度的总净营收将在243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约5%—10%。
不过这一增速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亿美元,而这样的营收增速也是近一年的单季度增速新低。既往数据显示,除疫情严重的2020年一二季度,唯品会单季的营收增速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还从未低于10%。
股价缩水,市场竞争渐趋激烈
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旗下网站于同年12月8日上线,2012年3月23日该公司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
虽然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但唯品会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股价都呈总体上行态势,并在今年3月23日盘中触达46.00美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不过随后股价即调头向下,即便在二季报发布后仍未止住跌势。
截至8月27日美东收盘,唯品会报收于14.43美元/股,也即仅在5个月的时间内,股价已缩水68.63%。
当然,股价回落并非唯品会一家。不过数据显示,从年初至今,唯品会股价累计跌48.67%,其他热门电商股阿里巴巴(NYSE:BABA)累计跌31.48%,京东(NASDAQ:JD)累计跌13.05%,拼多多(NASDAQ:PDD)累计跌46.74%,唯品会的股价跌幅均高于前几家公司。
2018年以前,阿里巴巴、京东和唯品会曾是中国电商的三家标杆公司。与前两者不同,唯品会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尾货模式”,得益于服装、护肤等行业库存问题的集中爆发,依托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将品牌剩余的库存商品以低价方式销售,企业以此得以发展。
在阿里巴巴和京东初登美股的2014年,二者与唯品会的市值分别为2584亿美元、315亿美元和112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大约是唯品会的23倍,京东约为唯品会的2.8倍。而截至今年8月27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京东和唯品会的市值分别为4334.68亿美元、1191.53亿美元和97.58亿美元,前两者市值分别约是唯品会的44倍和12倍。
月活上面,唯品会更是难以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相比。财报数据显示,阿里零售平台今年第二季度的月活量是9.39亿;京东第二季度的月活近5.35亿,单季新增3200万。
显然,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唯品会的发展已与其他两者拉开较大差距。
不止于此。电商素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近几年崛起的同样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截至8月27日美股收盘也拥有1185.99亿美元的总市值,是唯品会的12倍有余。而月活上,拼多多今年第二季度的活跃买家数也达8.499亿,呈上涨趋势。
此外还有主打直播电商的快手和抖音等平台也加入了战局。据川财证券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8月,抖音在短视频行业中市占率最高,达44.57%;快手市占率为33.06%,位居全行业第二,显然留给其他玩家的市场份额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电商的冲击,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沈亚表示短视频平台的电商对公司影响不大。“短视频会吸掉一部分的眼球跟流量,但是因为用户的时长还是有限的,买东西时不会长期花太多的时间在直播上,所以我们相信(短视频平台)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不至于太大。我们继续让顾客更感知到唯品会特卖的优势。”
而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投资时报》研究员时也表示,“我们认为,用户的增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平台的货品是否有足够的优势,以及价格优势、品牌优势等方面。”
不过市场留给唯品会的空间已日渐趋窄,如何寻求新的突破,将会是唯品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章来源:投资时报)
文章来源:投资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