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之后,祥生控股集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去年11月18日,祥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完成IPO主板挂牌上市;今年8月27日,在上市后的第二场业绩会上,祥生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弘倪不由地感慨道。
2021年上半年,祥生控股集团无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祥生控股集团确认收入158.9亿元,同比增长近20%;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135.6%。
值得关注的是,期内祥生控股集团“三道红线”指标均有向好转变,其中净负债率低至96.6%,较2020年底下降了40个百分点。随着净负债率指标的转好,公司成功进入“三道红线”管理下的“黄档”梯队。
陈弘倪表示,面对新的变化,祥生始终会积极审慎,并以稳健和可持续作为企业发展目标。未来也不会盲目地追求规模,有质量的规模增长将会是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战略方向。
深耕长三角优势渐显
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祥生控股集团实现营收158.9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净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135.6%;核心净利润达9.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7%。
对此,祥生控股集团方面称,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充分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持续深耕战略的推进,未来将会聚焦优势地区,持续深耕,在区域内持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优势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也归功于祥生控股集团一直推行的“1+1+X”投资战略,其中第一个“1”代表浙江省,第二个“1”代表泛长三角区域,而“X”则代表着其他具高增长潜力的城市。
今年上半年,祥生控股集团坚持稳健、严谨的取地方针,坚持多元、灵活的土地收购策略,以保证土储质量。在拿地策略上通过招拍挂、与其他开发商共同开发、勾地及项目收购等渠道,多元化、灵活的获取土地。
中期业绩显示,报告期内,祥生控股集团新增项目18个,分布于12个城市。2021年1-6月,其新增土储应占建筑面积为287万平方米,应占土储成本为176亿元,平均土地成本约为每平方米6120元。
若新增土储按战略板块划分,当期祥生控股集团新获取项目浙江省占比高达60.3%,泛长三角区域占39.7%。具体城市而言,不乏杭州、绍兴、温州、济南等这些极具市场潜力的新一线、强二线及二线核心城市。
截至2021年6月末,祥生控股集团已经在全国11个省份47座城市布局项目228个,应占土地储备总量为2295万平方米。其中,浙江省占比50.5%,泛长三角区域占比36.9%,其他具高增长潜力的城市占比12.6%。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地第二批集中供地延迟、土拍规则生变,包括加强企业购地和融资监管,限定土地溢价率不超过15%,不以竞配建等方式增加实际地价等。同时,有多地强调对商品住宅的品质管控,将“竞品质”作为竞拍方式之一。
“这些调整是好事情,提升了行业安全性及具体项目的利润率。”祥生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韩波认为,对于祥生而言,上述调整一是可以以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土地价格获取土地,提升项目利润率;二是很多城市提出了竞品质的要求,祥生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在产品上的优势;三是集中供地能够让其对于深耕的这些城市、区域进行更深的研判。
“三道红线”由橙转黄
从2021年中期业绩来看,祥生控股集团的财务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且尤其注重多元化融资渠道,并致力于延长债务久期,严格控制综合融资成本。
截至2021年6月末,祥生控股集团总有息负债余额为462亿元,与2020年底基本持平。其中,银行贷款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为38.1%、11.2%,两者合计占比较2020年底提高了8.3个百分点;其他融资占比相应地也下降了8.3个百分点,债务结构得到优化。
事实上,受益于登陆资本市场后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展,祥生控股集团的平均融资成本一直呈现不断下行状态。据祥生控股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谈铭恒介绍,报告期内,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从9.1%下降到8.6%,较2020全年下降0.5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占比提高到了约38.1%,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到约11.2%,两者合计的比例较2020年底提升8.3%。
而从债务期限角度来看,截至2021年6月末,祥生控股集团1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债务占比为52%,特别是2年期及以上债务占总债务比例达到27%。据悉,随着企业不断提高资本市场参与度,长期融资比例会持续提升,未来长短债比例将更加合理。
与此同时,祥生控股集团“三道红线”各项指标再度明显改善。其中,净负债率实现大幅下降,较2020年末下降40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6月30日达到96.6%。
同期,祥生控股集团的现金短债比再度优化,提升至1.2倍。上述两指标的“转绿”使公司成功进入“黄档”梯队。与此同时,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也较2020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降至79.4%。
对此,谈铭恒指出,首先是有息负债规模的控制,截至6月30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与上年底基本持平,而现金和银行结余增长了12.4%至273亿元,使得公司净有息负债余额下降14%;其次,上半年加大了股权合作的力度;第三,通过利润结转,增加了公司的权益。
“未来,公司财务结构会不断优化,有望在1-2年时间使得‘三道红线’全部绿色达标。”谈铭恒表示,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持续多元化的拿地政策,拓展开发模式,加大合作开发力度;二是合理安排交付节奏;三是加强融资力度,优化融资渠道,通过和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融资安排,优化债务的期限结构;四是开源节流,严格监控业务运营工作中的支出合理性;五是加大回款力度,进一步改善现金流。
正是基于对祥生控股集团长期发展前景的认可,穆迪、标普、联合国际、惠誉等多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对其给出“稳定”、“正面”展望。今年3月,建银国际、招银国际等券商也首次给予其“买入”评级。
产品力保障增长质量
在陈弘倪看来,上市之后,祥生控股集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不会盲目地追求规模,有质量的规模增长将会是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变化,运营力与产品力也逐渐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对于祥生控股集团,运营力、产品力的不断提升更是其追求“有质量增长”的保障和基础。笔者了解到,透过前置的运营管理并促进运营部门间的高效合作,使祥生控股集团实现了项目开发效率及资产周转率的合理提升。
另外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祥生控股集团不断推进新技术应用,提高产品设计效率。
2020年,祥生控股集团在原有住宅产品线基础上,主动开展产品线的升级迭代,通过经验整合、研发创新、匹配需求,深度挖掘企业基因与内涵,迭代升级出“TOP系”、“云境系”、“府系”、“樾系”四大产品线,实现“全周期、全地域、全龄段”的覆盖,保证了产品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客户需求下的适应性。
在不断提升运营力、产品力的同时,祥生控股集团亦在探索数字化营销新赛道,致力于通过技术和场景应用的变革抢占线上营销阵地,实现流量最大化变现,让“云置业”成为当公司营销策略构成的一种新形态。
在行业降速提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房企注重开源节流,一方面对业务进行聚焦升级,对产品品质进行更新迭代;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和运营上更加追求精细化。
就祥生控股集团而言,标准化管理和综合运营模式是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一环。
与传统高周转等发展模式不同,其发展策略强调要以品质和规模双优、效率领先为底层逻辑。例如,近年来,祥生控股集团鼓励各部门于各项目阶段相互合作。
祥生控股集团方面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1+1+X” 投资战略的稳步践行,将积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公司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多个指标的共同提升,将构成公司稳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以促使祥生控股集团在规模与品质双优的目标下稳中有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