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热景生物(688068,股吧)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年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904.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3亿元,同比增长74,26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45,749.68万元,增幅79,078.45%。
热景生物表示,公司的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产品于3月获得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检测的认证,可以在德国的商超、药店、互联网商店等销售,导致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
虽然热景生物是上半年盈利增幅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但市场好像并不买账。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热景生物到底怎么了?
股东违规减持频发 大健康基金“精准”套现
4月12日晚,热景生物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亿元~6.6亿元,与上年同期同比增加109125.67%~128630.25%。
这份预告使热景生物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一跃成为“A股业绩预增王”,股价也一路飙升,连续5日20%涨停,在4月30日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价237.38元,在4月一个月内股价涨幅达425%。
伴随着股价的暴涨,达晨系股东已按捺不住急于减持的心。根据披露,截至2021年4月9日达晨创泰、达晨创恒、达晨创瑞已减持了热景生物457.33万股,减持至4.99%。
在热景生物披露一季度业绩暴增后开始涨停的4月13日到15日期间,达晨创泰、达晨创恒和达晨创瑞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再度减持约137万股,减持价格为69.64至100.28元,占总股本的2.20%。
不过,根据相关规定,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股份至低于5%,自持股比例减持至低于5%之日起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继续减持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上交所报备减持计划,并予以公告。但上述三大股东的再次减持并未按要求进行,被上交所认定构成了违规减持。
此外,公司大股东、董事周锌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合计减持不超过1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9%,占其持股的20.19%,最终减持116.44万股,套现1.02亿元;大健康基金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48.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0%,最终减持62.19万股,套现8781.67万元。
热景生物还惹上了短线交易。8月23日晚间,热景生物公告,公司监事韩伟于2021年8月1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韩伟因涉嫌短线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根据韩伟的配偶提供的证券账户交易明细,其于2021年3月12日至4月20日期间,陆续买入公司股票18000股,平均买入价格50.34元/股,成交总额90.61万元;后于4月20日,卖出公司股票3000股,成交金额42.95万元,上述买入公司股票后六个月内卖出的行为涉嫌构成短线交易。
业绩可持续性增长存疑 热景生物还能“热”多久?
热景生物二季度营收为23.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52亿元,净利润占营收比下降至35.92%。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热景生物销售毛利率为61.86%,比一季度的66.14%下降了4.28%。
此外,和讯SGI数据显示,热景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却从上年同期的18.88%下降至1.68%,足足下降了17个百分点,单项得分也从100分降到了45分。
2021年上半年,海外疫情反复,欧洲部分国家如德国开始注重“居家检测”,并陆续批准多款新冠检测试剂盒进入市场。据了解,热景生物是第一批进入德国居家自由检测市场的4家中国企业之一。而进入德国的自测白名单的企业数量已不断增加。查询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官网信息了解到,除热景生物外,已超过20家中国IVD企业的产品已紧急获批进入德国居家自由检测市场。
除了竞争加剧、疫情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具有偶发性等,热景生物还面临国内集采带来的压力。安徽省IVD(体外诊断)集采于8月25日展开谈判议价。
集采文件显示,本次集采初步选取了5类23个产品,包含肿瘤相关抗原、感染性疾病、心肌疾病、激素、降钙素原(PCT)检测,瞄准化学发光技术路线,将覆盖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据统计,安徽省共有300多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6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
和讯SGI数据显示,热景生物最新SGI得分为85分,与上期得分持平。
(娄在霞 HN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