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已有17家上市公司因触及面值退市、财务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
2020年是退市新规执行的首个会计年度。根据新规,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因此2021年半年报也是观测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关键窗口。中证君注意到,以半年报数据前瞻,截至2021年末,在41家沪市*ST公司中,有23家可能触及净资产为负、“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的财务退市指标。
23家*ST公司半年报预警退市风险
当前,沪市风险警示板共有77家公司,其中,存在退市风险的*ST公司有41家。
按照退市新规,因财务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第二年如再次触及净资产为负、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组合指标或审计意见类型任一指标,其股票将直接终止上市。中证君统计2021年半年报发现,41家*ST公司中,有23家可能触及净资产为负、“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的财务退市指标。
具体来看,14家*ST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不足5000万元且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按照这个金额估计,全年很可能收入不足1亿元且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在14家可能触及财务退市指标的公司中,*ST中新上半年营业收入仅有12万元,*ST中房不足17万元。此外,还有*ST昌鱼、*ST厦华、*ST明科、*ST海创、*ST游久的营业收入都不足1000万元。
净资产为负方面,截至上半年末,41家沪市*ST公司中有11家公司净资产为负,其中,*ST天成、*ST中新两家公司同时触及上述两个标准。在11家净资产为负的*ST公司中,*ST海航、*ST康美、*ST松江、*ST易见、*ST中新、*ST大唐、*ST实达等7家公司的净资产甚至低于-10亿元。
回顾上述23家公司近年的经营状况,无一不是早已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收入规模小,扣非净利润连续为负,多年来通过外部输血、出售资产等盈余管理手段“保壳”,基本都是明显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壳公司。
除财务数据外,投资者还需要重点关注审计意见类型。中证君注意到,*ST中新、*ST明科、*ST康美、*ST济堂、*ST澄星、*ST海航、*ST广珠、*ST西水、*ST基础、*ST天成、*ST易见等11家公司的2020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根据现行规则,若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情形未消除,2021年年报继续被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甚至是保留意见,都会直接面临退市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的环节,退市节奏加快,上述公司若触及退市情形,在2021年年报披露后将直接面临退市摘牌。
紧盯ST板块炒作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ST板块(包括ST和*ST)股价涨幅较大,其中少数公司经营未有改善,但股价却出现连续上涨现象,炒作迹象明显,引发市场关注。
例如*ST天成,公司股票自5月下旬开始,股价毫无征兆地连续涨停。随后,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并申请停牌核查,称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不存在酒类资产的资本运作,而且明确说公司目前处于立案调查期间,不能进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在此情形下,公司股价仍大起大落。市场人士直言,其已经沦为投机客炒作的工具。今年6月以来,截至8月31日,公司已经申请停牌核查4次。
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价的非理性上涨,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既不利于市场价格发现,也不利于市场生态出清。针对半年报情况,上交所已对多家公司下发问询函。
如*ST新亿,存在部分董事无法确认公司2021年度半年报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的情况,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上涨,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亿翔源在成立不足20天内即实现超8000万元收入的合理性受到上交所特别关注,相关收入可能需要予以扣除。又如*ST中新,自公司发布预重整公告以来,股价连续涨停,但公司半年报不容乐观,仅实现营业收入12万元,扣非净利润-2.06亿元,归母净资产-21.45亿元,上交所要求公司充分提示退市风险。
不断加强退市监管
在把好“入口关”的同时,也需要畅通“出口关”,这样资本市场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今年上半年,已有17家上市公司因触及面值退市、财务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6家上市公司通过出清式资产置换、主动退市等方式退出。
9月3日,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瑞明在第四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上表示,要加强退市监管。包括严格执行退市新规,推动退市制度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加快出清无主业、无经营的“僵尸公司、空壳公司”,严厉打击违法“保壳”行为,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确保“退得稳、退得下”。
应退尽退,对涉嫌规避退市新规的公司果断采取监管措施,有力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已成为趋势。中证君注意到,对于个别公司突击构造收入规避退市的情形,交易所也是严格执行退市监管,严厉打击。比如,*ST环球去年第四季度海外营收大幅增长,与行业趋势不符,且收入主要来自单一客户;*ST南化2020年实现营收7.28亿元,表面上并不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但商业实质严重存疑。上交所对以上公司依法问询,依规扣除,这些公司都因触及财务类组合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业内人士表示,强监管背景下,上市公司只有切实增强主营业务,提升持续经营能力,才能避免被清退。同时,投资者也要注意“炒小炒差”的风险,火中取栗要不得!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