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午官宣570亿元拟投资项目后,9月3日晚间,中芯国际又发布公告称,周子学辞任董事长,CFO高永岗代理董事长。
中国证券报记者就董事长变动的具体原因联系公司相关人员,对方称以公告为准。
换帅:董事长提前辞任
9月3日晚,中芯国际公告,周子学辞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高永岗,获委任为代理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责,并担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即日生效。
周子学2015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在此之前,周子学2009年至2015年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司长、总经济师。按原计划,其任期终止日为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日。公告称,周子学辞任上述职位后将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中芯国际官网9月3日展示的管理团队名单中,以上职位变更信息已经更新,高永岗成为代理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
来源:中芯国际官网
记者查阅公司公告发现,截至9月3日,中芯国际目前共有5位执行董事(高永岗、周子学、蒋尚义、赵海军、梁孟松),其中高永岗年纪最轻(55岁),加入公司时间最长(12年)。
公告显示,高永岗2009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于2013年6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战略规划执行副总裁,并调任为执行董事,于2014年2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于2017年7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并于2020年11月11日获委任公司公司秘书。高永岗还是中芯国际若干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的董事、执行董事或董事长。
公司称,高永岗为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曾担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总会计师、大唐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高永岗拥有逾30年企业管理经验,曾担任过多个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或企业负责人。高永岗为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委员,亦是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创会理事,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等。他在财务管理、投融资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经验及较深入的研究。
机遇:570亿元投资项目
公告换帅的当天中午,中芯国际公布了另一项重大事项:公司于2021年9月2日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有意在上海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聚焦于提供28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据中芯国际公告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约8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2亿元),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拟为55亿美元,其中公司拟出资占比不低于51%,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投资主体拟出资占比不超过25%。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7月26日公布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临港新片区将聚焦先进特色工艺集成电路材料,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突破,加快12英寸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风险:技术人才或流失
中芯国际2020年年报和2021年半年报坦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集成电路企业数量高速增长,行业优秀技术人才的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如果公司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离职,而公司无法在短期内招聘到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工艺研发和技术突破,对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2021年半年报,截至2021年6月底,中芯国际共有1785名研发人员,相比去年同期减少634人。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2%。
公司称,本期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减少,主要因部分研究相关人员转入生产运营岗位,以及出售子公司SJ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影响所致。但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近年确实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底,公司尚有2530名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6.0%。
除研发人员规模缩减外,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的去向近期也曾引发关注。
2020年12月,中芯国际公告,有媒体报道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拟辞任公司职务的消息,并且公司已知悉梁孟松其有条件辞任的意愿。虽然最终成功挽留梁孟松,但在消息公开前后两天,公司A股股价下跌约10%左右。
2021年7月,中芯国际公告,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吴金刚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招股书显示,吴金刚是中芯国际五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任职期间负责参与公司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此前公布的股票激励计划,吴金刚原本将获得16万股限制性股票。根据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此次离职,吴金刚将自动放弃该部分市值近千万元的限制性股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