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大师兄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来源: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过去一年,美团无疑是受到互联网监管影响最大的公司之一,公司市值短短半年内蒸发超过1.5万亿港币,资本市场担心美团的成长逻辑受到政策冲击。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报,美团净亏损超过22亿元,监管压力似乎也开始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在空前严厉的监管风暴之下,美团的好日子到头了?抑或是重新出发的起点?
1
美团为啥不赚钱?
8月30日,美团公布2021年中报,发展势头仍然迅猛。今年上半年,美团收入807.75亿元,同比增长94.8%,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速均保持高速增长,超过市场预期。“最近宏观和监管层面有很多变动,大家也对这些变动非常关心,但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个目标。”
在财报电话会上,谈到当下政策的变化,王兴这样表达。
在上半年的互联网反垄断之后,近期的监管重点,主要是对普通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具体政策导向性越发明显。
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主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骑手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二是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三是平台及第三方合作单位要为骑手缴纳社会保险。
显然,这项意见对美团的指向性和指导性都非常强。
在疫情发生后的大背景下,美团线上化的渠道被更多用户和商家采用,也提供了更多兜底保障,吸纳了更多的骑手,正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更多的质疑也由此而来。
事实上,美团外卖业务的毛利率并不高,更多的是依靠业务规模。2020年数据显示,美团每笔外卖客单价为48.18元,分到平台的钱,为6.53元,扣除骑手工资等成本,只剩0.28元。
比较而言,服务电商的毛利率更是远远不及实体电商,尽管短期来看,更加积极的合规一定程度会影响盈利表现,但美团对政策的拥护仍非常坚定,表态也非常积极。
针对系统问题,美团正在通过升级智能订单调度系统、优化路径算法;提升骑手职业安全保障之外,还免费帮助骑手提升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等各项举措,为骑手的工作体验和长期职业发展,做出了示范性的努力。
至于最为核心也最为复杂的劳动保障问题,在美团的努力之外,政策的态度也越来越理性,多方都在研究更符合新业态劳动群体特征和群体利益的社会保障方式。如何既保障就业机会和企业发展,同时兼顾福利待遇,正在成为新的政策方向。
近日,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概念,这或许意味着外卖骑手的劳动保障不会一刀切,而会有更切合实际的解决思路。
长远来看,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下,美团在外卖骑手福利方面的支出无疑会增加,但是骑手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也会增加,消费能力会增强,对行业和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美团从来都不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是把餐饮、酒店、旅游、电影、零售等和人们休戚相关的实体经济、服务经济深度融合的服务电商,业务发展高度依赖全国宏观消费的大盘。美团赶上了上一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在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做的是,继续自觉承担责任,秉持着长期耐心,争取继续成为这一新阶段的推动者、贡献者、领跑者。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