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瘸腿” 中信建投证券净利润下滑

财经
2021
09/05
06:30
亚设网
分享


资管“瘸腿” 中信建投证券净利润下滑


资管“瘸腿” 中信建投证券净利润下滑

近期,头部券商2021年中报集体报喜,唯有中信建投(601066.SH)归母净利润未增反降。


中信建投2021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中信建投证券及其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45.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

而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达到8.6%;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券商,其增速平均值更是超过32%。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旗下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4.26%,为下滑最严重的业务板块,这其中,由中信建投控股的中信建投基金出现亏损。此外,虽然中信建投投行业务各项核心指标仍位居行业前列,但其投行业务净收入却出现了下滑;这与其他头部券商动辄40%以上的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多项主营业务下滑

8月26日晚间,中信建投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在营收实现同比增长24.51%的同时,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却出现了下滑。从母公司利润表来看,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证券自身的净利润也下降至38.98亿元,去年同期,该券商实现净利润42.63亿元。

观察行业整体以及头部券商上半年的净利润水平,中信建投的“退步”略显突兀。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324.14亿元,同比增长8.91%;实现净利润902.79亿元,同比增长8.58%。

此外,以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券商(包括中信建投)为基数,这些头部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平均值为32.65%,中信建投是这些券商中唯一出现净利润下滑的公司。

对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7月下旬公布半年度业绩快报时,中信建投方面仅解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略有下降。

不过,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指出,这个原因不太充分。

“拆分中信建投的几大业务来看,其财富管理部分的业务指标有所提升,经纪业务也是同比增长的,而资管业务和自营业务下滑超过20%,因此这应该是中信建投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另外,相较于其他券商获得了(控股)公募基金利润贡献,中信建投旗下的公募基金亏损较多。”他进一步分析。

这一判断也可以获得公开数据的支撑。首先,为中信建投营业收入贡献较多的业务板块就包括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截至2021年6月末,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在中信建投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9.01%、27.82%、16.32%,信用业务、资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2.10%、4.72%。

而除了财富管理板块,中信建投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根据中报数据,上半年,中信建投财富管理业务表现较好,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8.23亿元,同比增长10.63%;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70亿元,同比下降24.26%;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9.21亿元,同比下降3.08%;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合计41.16亿元,同比下降3.81%。同时,若单独计算自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同比下滑了19.53%。

这其中,中信建投投行业务的下滑令外界颇感意外。因为若从投行业务核心指标来看,上半年,中信建投完成股权融资项目单数、主承销金额均排在行业前列;债券主承销项目数量、主承销规模也双双位居行业第二名。有意思的是,上半年,其股权融资项目的数量虽增加至39单,总主承销金额却有所下降;其中,IPO承销家数达到21家,主承销金额合计为153.34亿元。而去年同期,其IPO承销家数为14家,合计承销金额却高达423.77亿元。

某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去年有大项目(京沪高铁IPO),相应拉升了中信建投整体股权承销规模,“近期没有明显感觉中信建投业务下滑,或者费率下滑的情况。”但他也提到,“注重规模,但承销费较低”的确是中信建投的风格。

另外,对于中信建投收入大增而归母净利润略降的主要原因,光大证券8月27日的研报还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受到“大宗商品销售业务影响,剔除其影响上半年营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资管板块“进展不顺”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信建投资管业务的下滑或受累于其控股的中信建投基金出现了亏损。而其他部分头部券商资管业务的增长恰恰受益于公募基金业务。

根据中信建投财务报告,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营业利润2.75亿元;去年同期,其资管业务实现营收7.53亿元,营业利润4.94亿元。

具体来看,中信建投集团资管板块主要包括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中信建投在半年报中提及,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证券大力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在固定收益类、权益类、量化类和大集合改造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4288.81亿元,位居行业第七名(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基金管理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基金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仅为-7014.12万元,净利润为-9939.84万元。(未经审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方面,中信建投资本则实现净利润3641.82万元。

上述私募人士指出,拆分来看,券商资管业务、基金管理业务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等,每一项都会影响到中信建投资管业务的业绩表现。中信建投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由盈利转向亏损,是其资管业务下滑的原因之一。

对比其他头部券商来看,部分证券公司自身的受托管理规模虽未超过中信建投证券,但由于其他相关业务(如控股或参股的基金公司贡献丰厚利润)助力,这类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已大幅超越中信建投。

以广发证券(000776.SZ)为例,截至6月末,该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66.55亿元,同比增长32.81%;营业利润36.00亿元,同比增长9.69%。

作为非货管理规模位列行业第一、第三的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 易方达、广发基金分别实现净利润18.41亿元和12.72亿元。

旗下基金公司亏损近亿元

在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对增厚股东利润的意义不言而喻,但中信建投基金能否助力中信建投资管业务进一步提升,或许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较2020年末增长了37.48%,达到366.91亿元。但公司还是发生了近亿元亏损,有市场人士将其亏损归因于旗下资管产品踩雷了五洲国际,继而发生投资损失。

中信建投在半年报中提及,“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基金正在逐步回归公募基金的主营业务,即公募基金产品的投资、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并特别提到,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建投基金专户产品及基金子公司元达信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专户产品管理规模人民币183.09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36.05%。这是否意味着,此前中信建投基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专户产品?本报记者采访中信建投,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中信建投基金公募管理规模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落后于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中信建投基金成立于2013年9月9日,截至今年6月末,其管理规模刚刚超过390亿元,非货规模尚不足250亿元。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中信建投基金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权益类基金未能发展起来,未能突出券商投资二级市场的天然优势。“目前,这家基金公司货币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占比接近2/3,而权益类基金比重较少。其实,该公司也不乏像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中信建投轮换混合、中信建投医改混合这样的绩优基金,但是这几只基金规模过小,这也说明他们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直销渠道以及代销渠道。”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即便券商渠道难以推进,但占据基金销售大头的银行与第三方仍然可以作为扩大规模的渠道。从上述几只基金的规模来看,渠道拓展并不顺利。

可以看到,目前,中信建投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只有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这两类。业绩表现方面,截至9月1日,中信建投旗下10只有可比数据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今年以来均实现了正收益率,但这些基金的存续时间大多未超过两年;8只有可比数据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有4只基金年内收益率为正,其中,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A年内收益率超过47%,为该基金公司年内表现最好的一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表现较差的中信建投睿信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8.05%。

需要提及的是,2021年4月,中信建投从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受让了中信建投基金20%的股权。至此,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及表决权比例由55%增加至75%。同时,报告期内,中信建投还公告了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的事项。

未来,中信建投资管子公司是否会申请公募牌照?在该公司的业务版图中,资管子公司与中信建投基金又将各自扮演何种角色?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截至记者发稿前,中信建投未作回复。

此外,近期,各大研究所对中信建投的投资评级给出了不同判断:光大证券对中信建投A股维持中性评级,并维持H股“增持”评级;东方证券对中信建投A股维持增持评级;而瑞银证券则给出了“卖出”评级。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