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文/卞海川
【TechWeb 】在ICT产业,我国在硬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例如在基础设备制造领域,在“诺爱中华”格局中,我国便拥有两家强大的设备商;在应用软件领域也百花齐放,微信、抖音、淘宝、美团等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每个人的生活。
但在取得傲人成就的同时,也需警惕我国面临着“缺芯少魂”、被技术“卡脖子”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安全,国产自主可控的芯片及基础软件尤为重要,需要引起整个国家、整个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携手突破。
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产基础软件迎来黄金发展期
“缺芯”的问题自不消说,从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后不难发现,拥有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从“少魂”来看,“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让很多人真正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美国微软公司相继停止对Windows XP SP3、Windows7操作系统的服务支持,Google移动服务套件(GMS)断服等事件的发生充分体现了“少魂”的风险,引起了社会和广大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对信息安全的担忧。
芯片+操作系统是计算产业的根,是最核心的根技术。而基础软件是软件国产化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会应用到我国上千万设备,服务于数亿用户,承接上层软件生态和底层硬件资源,在IT国产化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但我国在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ODML、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基础软件领域积累相对薄弱,在核心技术、应用生态、专业人才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公开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基础软件市场依旧被外资垄断,中国三大基础软件领域中,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市场外资占比分别为92.9%、64.8%和51.1%。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基础软件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国产基础软件建设刻不容缓,亟需向纵深发展。
近两年,我们也看到这个领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厂商和项目,但基础软件的技术门槛较高、投入大、周期长,整个基础软件领域长期缺少关注度也造成了人才匮乏。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薄弱期可以以市场换技术,而随着技术革新、客户需求蓬勃发展变化、产业不断成熟,我国已经到了必须自主研发,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华为任正非曾表示,羡慕别人不如走出自己的路,要敢于战略投入,建立开放氛围,做强软件,软件的根技术,包括指令集、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编程语言等,以及软件的方法论、架构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组建突击队,突破关键理论节点障碍。我国也在通过政策和行政的力量,扶持我国基础IT产业的崛起,国产基础软件迎来黄金发展期。
基础软件筑路数字经济,驱动千行百业应用百花齐放
2020年以来,“新基建”成为红极一时的热词。国家发改委将“新基建”分为信息基础层、融合基础层和创新基础层三层。“新基建”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软件的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家正大力推进数字经济的建设,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信通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9.7%,大幅高于GDP增速。从比重看,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8.6%,较2019年的占比提升了2.4%。除了支撑行业发展外,基础软件也将筑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离不开原始创新,而原始创新需要基础软件的支持。基础软件可以使能数字经济,管理和驱动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在基础软件这个事情上扎得深,把基础扎得牢,才可以在应用软件的领域做得深。在业界专家看来,应以基础软件的创新使能千行百业的应用软件百花齐放。通过应用软件的百花齐放使能千行百业的价值创造,最终实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基础软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性。要想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软件也要与时俱进。这些需求也会驱动软件不断进步。
拥抱开源,寻找全新赛道
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操作系统已有一些积累。例如,从2008年开始,华为就一直投资操作系统软件研发,并于2019年底开源,即欧拉(openEuler)操作系统。作为计算产业战略落地,欧拉操作系统和开源社区可以大幅度提升整个操作系统产业基础能力,以此来构建一个基础平台,使得国内软件同人和广大开发者在此基础上协同开发创新,融合欧拉的技术,再结合各自的企业的研发优势,更快速地提升能力,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产品。
目前国内做操作系统的厂家有20多家,做数据库的厂家有100多家,力量相对比较分散,如何让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成为关键。
面向产业云化、智能化,客户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中有大量新的需求。研发操作系统、数据库会面临新的变化,为此,“要想真正突破,绝对不是简单的替代和复制,而是全新的突破,寻找新的赛道,既继承以前优秀的基因,也在新的赛道里打造全新的竞争力。”业界专家如是说。
而开源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开源对企业和开发者而言,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会更容易攀上顶峰。大家迅速聚集到一起,在社区中共研共建,激发出新的活力。
亟待政产学研用携手创新,完善生态
开源社区、基础软件等前沿的突破需要政产学研用共同努力,需要更大的投入和力度,但目前产业投入、人才、生态相对来说都比较缺乏,还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人才为例,我国从事操作系统行业不足10万人,真正掌握内核、进行深入的代码开发更是屈指可数。这里面亟需更多、更好的政策牵引,以及生态环境,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产业中来,把中国的基础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政策环境正越来越好,对基础软件越来越重视。“十四五”规划中已将开源列入。“十四五”规划指出,要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除了国家层面的文件支持,开源也已成为行业专家口中的热词。
基础软件能否繁荣发展还在于生态,有了生态,才能有“百花齐放”的应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但软件生态建设的难度,无疑比基础软件本身的研发更大,只有产业界携手推进,才能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产业界各方逐渐认识到基础软件的重要性,涌现出了一批基础软件的企业。基础软件的生态也在快速成长,在产业链中既有供应商、集成商也有需求商,各自既有分工也有相互协作,产业界正携手努力把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建立起来。例如,欧拉开源社区发展得十分迅速,不管是伙伴合作类型和数量,还是SIG组在社区里的活跃度,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100多家企业加入,成立了80多个SIG组,覆盖了从虚拟化、云原生到安全可信等多个领域。据透露,在9月下旬的华为全联接2021期间,欧拉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和特性又将有重大升级。
基础软件的诞生和形成生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用户一起成长的。基础软件要想繁荣发展,必须解决好规模商用的问题。只有商用越多、应用越多,才能形成良性循环。随着商用的增大反向给社区、给基础软件提出更多的需求,让其不断改进、不断升级。
众人持柴火焰高,强烈呼吁产业界携手努力,在基础软件领域进一步突破,共同将基础软件生态做大做强,建立自主可控的“护城河”。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