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综合产值逾万亿,庞大版图的背后,是遍布全国的像毛细管一样的代工厂。
虽然关于这些代工厂的名字,消费者有些连听都没听过,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详尽地调研消费者的爱美需求,“你不了解我的工厂,但我了解你的需求”,正所谓“国民美,无名厂”。
9月4-6日,第58届中国(广州)国际美博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成立已有32年的中国国际美博会,是民族美业的摇篮,也是面向全球美业的展览平台。
尽管随着疫情后,国产美妆品牌的迅速崛起,行业赢得了新的爆发期,但是增长的痛点和障碍依然存在。
“订单不稳定、成本高、用工难;品牌难打造、高花费、没沉淀;利润难提升,品种滞后、少渠道都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美博会现场广州某化妆品厂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国产美妆崛起“后遗症”:倒逼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国产美妆品牌的崛起,相关细分赛道中国产地自主品牌意识也开始崛起。
时尚COSMO电商内容及运营总监黄婷表示:“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目前的趋势是,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开始愿意去为一些服务或者是享受买单。比如说就像这两年比较热门的一些生活方式的美妆,类似于野兽派,他们更多的是讲故事,但是只要消费者能够接受这个故事或者他能够被这个故事打动到,他就会愿意付出比他预期价位更多的钱去买这个商品。”
而小工具这一块,黄婷觉得其实已经是弯道超车非常好的一个赛道,“大家可以去做更多的细化和细分。比如说像美妆蛋和洁面巾这两块,我觉得尤其是洁面巾,中国应该是第一了,像美妆蛋,虽然最早是国外出来的,但是中国已经把它很多的功能细化,已经超越了国际的需求。”
国产美妆正在以强有力的制造能力崛起,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更是撑起了一片天。资料显示,1688在广州产业带有1.2万+厂商,占到全国大美业产业的65%,成交规模250亿元,占据总GMV(网站成交金额)64%,广州商家尤其在面膜粉下GMV同比增长573%,唇釉广州商家同比增长472%,彩妆套装下广州商家的GMV同比增长668%,显著拉动趋势类目的快速增长。
但疫情下,美业工厂的发展并非完全一帆风顺,他们也有迅速崛起背后的后遗症,他们面临的共同难点在供应链:原材料辅料难找,产能上不去,销路难。
“从线下到线上,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交货的时间大大缩短了。现在的交货时长一般是一周,着急的,就两三天。电商模式对发货的要求更高,买家下单后,都希望尽快收到货,不可能像以往一样等1-2个月了。”美博会上有厂商向记者说道。
买家要求商家快速发货,也倒逼源头厂家货源迅速到位,尤其是在出现爆品的情况下,对厂家备货要求更是又快又好。
数字化依旧是个趋势,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会更快地加速融合。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中国工厂和中国市场要更好地链接。而过去靠信息差渠道为王的模式会一去不复返,工厂将会越来越成为产业的主角。
再进化:从平台到生态
有美业相关产品生产厂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来,线上运营的模式与传统的线下订单不同,最明显的是工厂排期快、小批量定制多,而这些变化让工厂的管理难度直线上升。以指甲油为例,其生产涉及品质把控和盖子、瓶身、毛刷、贴标等物料储备。如果客户的单子下来了,却发现其中某一种原料有缺口,就会让订单生产卡住。由于排期快,留给工厂处理的时间就更短了。
“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手忙脚乱,我们也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了。”前述厂家人士表示,“为此,我们在生产线上安装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同时引进了许多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统计数智化。这实际上是倒逼我们进行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平台到生态,对于工厂而言,分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有先后顺序。
第一个阶段,对于工厂来讲,首先要能在线,信息在线,在平台上能真实的与互联网联网。第二个阶段,沟通、接单能够在线上。第三个阶段,订单在线和服务在线,订单和服务数据都可以积累在线上。第四个阶段,则开始走向生态。
阿里巴巴中国内贸事业部产品总监张晓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产业互联网,以及对于工厂的服务来说,单靠一个平台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包括广州美业的工厂,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触达买家,现在买家的场景和需求越来越分散,渠道也越来越多。以前的渠道就线上线下,现在又有内容电商,又有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这些用户的触达能力,单靠工厂一个角色是很难的,需要平台带着他一起和这些商业生态建立连接。”
为更好地打通供需两端,1688“INSIDE计划”提出,用大约三年时间,在全国核心产业带建设100个产地服务中心;在50个核心产地打通756条物流干线,建立100多个产地网络仓进行统仓统配,解决工厂和消费终端高效连接的问题。同时,精选超10万源头的超级工厂,为各业态零售商提供独家货源定制服务。
(作者:唐唯珂 编辑:李清宇)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