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霏霏、杨超越、宋茜、李纯、谢霆锋、陈赫等一众明星纷纷晒出与“娃”的合影。这个“娃”,就是泡泡玛特推出的新品,俗称“大娃”。这些大娃,比普通盲盒要大十倍,有70厘米高,做工也非常精致。
明星们动作如此统一,恐怕是泡泡玛特投了真金白银的一波营销。眼下正在打击明星流量,打击饭圈,这波营销成效如何,消费者是不是买单,还有待观察。
不过,在二手市场上,黄牛们早已闻风而动,有的品类已经被玩家炒高了20多倍。有一位卖家“加价”到17.5万元,另一款“大娃”甚至标出了34万的“天价”,相当于一个娃娃卖出了一辆顶配特斯拉的价格。
有新意、品质好,再加上限量版的饥渴营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有多少人会花几万甚至几十万,买一个大塑料娃娃摆在家里呢?这注定是一款小众产品,是一次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升级尝试。对于泡泡玛特眼下腰斩了的股价,提振作用有限。
年轻人崇尚潮流,求新颖求刺激,盲盒作为现象级产品应运而生,也成就了千亿市值的泡泡玛特。但年轻人的冲动,又是最难把握的,来的快,去的更快。当理性开始回归,一堆低质塑料玩偶就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与此同时,盲盒这种商业模式复制门槛又很低,一批公司迅速进入瓜分市场。泡泡玛特的市值也因此从上市以来最高的1500亿,跌倒最低的700亿,最近徘徊在800亿左右。
相信泡泡玛特的老板王宁心里很清楚,单纯靠卖盲盒玩具,泡泡玛特没有未来,眼下90倍的市盈率也是明显高估的。所以,泡泡玛特一直在强调核心竞争力是IP孵化,挖掘艺术家、运营IP,投资电影,运营乐园等等。
老汪觉得,IP运营也救不了泡泡玛特。盲盒模式之所以一度估值高达1500亿,就是建立在年轻人冲动消费基础上的。也就是为了凑齐某个系列,不惜成本买回大量盲盒。一旦激情减退,不论是卖玩具还是孵化IP,泡泡玛特的估值都将大打折扣。
而这次推出“大娃”,走高奢路线,老汪觉得也是一步昏招。作为小众化产品,个别年轻人、有钱人追捧,是没问题的。但想要再成就一种现象级产品,像前两年炒鞋一样收年轻人的智商税,也未免太小看年轻人了。而鼓吹年轻人超前消费,透支未来,在疫情反复冲击的大背景下,恐怕更是有害无益。
(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