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玉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建设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以制度建设引擎档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助推档案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驱动档案文化建设“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就档案文化建设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发展趋势;问题
一、档案文化建设发展趋势
档案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支撑和延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永续发展的基石,它能够延续企业的历史记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进步,而随着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需要,档案文化建设也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以制度建设引擎档案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制度建设是一项规模比较庞大的工作,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从数字档案馆到智慧档案馆的演进,制度体系建设也将向着现代档案管理的理念转变,与之相匹配的档案文化建设也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突破传统纸质档案的静态载体形式和利用壁垒,彰显出档案文化建设的独特属性。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档案工作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笔者认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就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我国档案机构改革后,新的“局、馆”分离体制机制的变革,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机构行使政务服务、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职能与档案保管利用职能,基于这种职能架构下的档案文化建设也必定会更加具有专业特色,历史记忆功能和文化元素将会被进一步发掘,使馆藏文化得到挖掘和弘扬,起到守望历史、传承文化的功能。
随着我国档案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档案制度建设将会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衍生的档案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改革大局、找准着力点,认真研究档案机构改革后,如何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通过档案文化建设的辅佐,把“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优势发挥出来,做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比如,一些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品牌企业,可通过开展建设博物馆、展览馆等方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宣传,全面挖掘和用活档案资源,创造更多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主动与文化传媒机构对接,以档案的视角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从而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的大局。
以“人”为本助推档案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以人为本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标志。企业的发展,成也在人、败也在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档案文化建设,而档案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人”。2020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出席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主要负责同志调整宣布会时指出:“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档案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由此看来,我国档案队伍也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历史交汇期,只有从“人”字入手,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才能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转型升级”。
“以人为本”,做强做大档案文化建设,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和方式,实现凤凰涅槃的转型和变革,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使档案人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对档案人才建设一直很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出台的《关于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及档案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充分体现了档案专业人员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与使命。国家对档案人才的认可和肯定,必将激励更多有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档案工作者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与转型,在这种转型与塑身的同时,将会激发档案文化建设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趋向发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向更深领域拓展。
以档案信息化建设驱动档案文化建设“多元化”。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从国家档案局逐步开展的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和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等,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档案机构对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要求,必将为档案文化建设构筑内涵丰富的资源利用体系,催生并凸显出档案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近些年,青岛市按照国家档案局、山东省档案局的要求,持续开展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工作,一批各具特色的档案管理企业应运而生。当今社会,企业档案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面对很多企业都在探讨档案管理的“单套制”,纸质档案逐渐减少的同时会引发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大交汇、数据大集成。只有加快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才能积聚更多的智慧和能力,驱动档案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二、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档案文化建设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其中,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监管乏力、档案职业素养“良莠不齐”、档案编研工作深度欠缺、档案库馆建设“捉襟见肘”等成为制约档案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才能够通过一些形式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去破解难题,真正为档案文化建设助力助智。
档案制度建设“监管乏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档案机构和各省市行业部门先后出台了档案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各地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档案管理规定和制度,结合本企业、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监管,依然存在着区域差异与行业壁垒,特别是受制于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表现出不统一、执行不彻底的现象。
档案职业素养“良莠不齐”。档案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精通档案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而在大多数企业或单位,档案队伍里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编制少,持证上岗者更少,城市与地区之间档案人才差异又较大,有的企业重视档案工作,配置专门从事信息化或档案学管理的人员从事档案工作,且有国家档案专业职称,而有的企业是民营或私企,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单一,根本不设档案员、档案室,很多是兼职档案员,这些现象导致档案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档案观念、档案心理、档案经验与知识、档案管理理论、技术和方式差异较大,档案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受限,档案队伍职业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导致档案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乏力,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工作滞后。
档案编研工作“深度欠缺”。档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丰富的室藏档案资源可对档案编研工作提供很大帮助,挖掘出很有深度、很有历史厚度的编研成果。目前我国档案部门特别是企事业档案馆(室)的编研工作,大多还停留在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汇编、公司发展沿革、大事记汇总等,利用室藏档案挖掘有深远影响和价值的档案编研或文献作品很少。
档案馆(室)建设“捉襟见肘”。档案馆(室)是留存历史和文化的场所,延续着人们对档案馆的历史记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数字档案馆(室)试点单位的建设推广,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加大了对档案库房软硬件建设投入,但由于很多企业重视生产经营建设发展,很少舍得在档案馆库选址投资建设上投入,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要求。
三、档案文化建设的对策
用“活”资源,延续档案文化建设“历史记忆”。档案是历史的忠实记录,历史就是靠档案来记载,成就也是用档案来佐证。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成就和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档案来表述。档案文化建设离不开档案资源体系的支撑,用“活”这些档案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一些记载企业发展历程的档案被保存了下来,久而久之,这些档案就构成了支撑档案文化建设的“资源库”,只有用好这些档案资源,才能从这些沉寂的档案中发现历史文化价值,真正做到守望历史、传承文化。
拓展职业通道,为档案文化建设“筑巢引凤”。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加大档案文化人才的引进,加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并完善档案文化建设奖励机制,才能调动档案队伍的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
当前,各企事业档案部门普遍面临人才匮乏的状况,应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将档案专门人才作为考量因素,为高素质人才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以便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国家出台的档案职称改革制度及评价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才的重视。只有适量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为档案文化事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进一步拓展档案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在内部和外部多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参观、学习、培训,才能为档案文化建设“筑巢引凤”、留住人才。
广开征集渠道,让档案文化建设“海纳百川”。要加强档案征集力度,重视以征集档案作为手段来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档案征集制度,把对现实可利用的有重大价值的资源,尽可能的开放,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研究需要;要立足本企业或单位的馆藏资源,但又不能局限于馆藏,要在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敢于突破馆藏的局限,根据选题积极征集馆外资料,弥补馆藏的不足,做到“海纳百川”,这样才能使档案文化成果更完整、更丰富。同时还要加强保障措施力度,加强档案征集的宣传力度,拓宽征集渠道,把更多具有特殊价值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档案征集进馆,让这些珍贵档案得到良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英玮、陈智为、刘越男.档案管理学 [M].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
[2]薛四新.档案馆现代化管理从数字档案馆到智慧档案馆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
[3]李和平.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M].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
[4]王英、蔡盈芳、黄磊.电子文件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5]李乐平.中国企业档案 [J].2020年第3期.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