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佳
5G规模化商用正在路上。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统计,截至今年8月中旬,全球5G商用网络数量已经达到176张,按照移动通信十年一代的发展规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布局科研项目等措施,加速6G创新技术研发。
在9月16日的“2021年6G研讨会—6G愿景展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对包括第一财经等在内的媒体表示:“面向2030年商用的6G仍处于愿景需求研究及概念形成阶段,6G技术方向及方案仍在探索中。”
目前全球6G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6G是什么、用来干什么、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目前业界尚未形成共识,处在共同摸索之中。但从发展趋势看,业界预计,未来6G将极大拓展移动通信网络能力与服务边界,预计全息通信、数字孪生、沉浸式云XR、智慧交互、感官互联等有望成为6G的主要业务应用。
5G“修桥铺路”是前提
此前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2019年6月,工信部会同发改委、科技部指导产业界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国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积极推进6G愿景需求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及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
国内除三大电信运营商外,已有华为、中兴、OPPO和vivo等厂商公开表示对6G技术展开研究工作。
而从全球范围看,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着手6G愿景需求及未来技术趋势的研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开启6G研发等战略布局。
例如,韩国于2020年8月发布国家级6G战略规划,提出重点布局6G国际标准并加强产业生态系统,目标于2028年商用6G;美国于2020年10月牵头组建NextG联盟,旨在建立6G战略路线图并推动6G技术研究和政策的制定;欧盟于2021年初启动6G研究项目Hexa-X,组织产学研各方为2030年左右启用6G网络做好技术准备,近期德国宣布资助建立4个6G研究中心,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7亿欧元用于资助6G技术研发等等。
欧盟委员会通信网络内容与技术总司未来连接系统部门副主任Bernard
Barani在研讨会上指出,全球领先地区已开始6G技术研发进程,预计在未来10年后推出首批6G产品及基础设施。他透露,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一项关于欧洲6G智能网络和服务战略伙伴关系的提案,以联合承担的形式在
“欧洲地平线”计划下开展6G相关研究活动。
韩国5G Forum副主席HyeonWoo
Lee则提到,韩国在今年6月成立“6G研发战略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将与产业界、学术研究机构及私人专家等各方共同推进6G研发。
当前正处于5G商用推进与6G研究布局的叠加期,大力推进5G的商用成熟,做好5G Advanced的演进,才能为发展好6G打好基础。
韩夏提出建议,一方面要全力推进5G网络部署和规模化应用,5G的成功商用特别是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为6G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总结现有5G难以满足的应用方向,逐步明确6G的潜在业务场景,引导6G愿景需求的形成和完善。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也认同韩夏的这一观点,他表示,“全球5G的规模化商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6G发展基础仍需夯实。”
他提到,中国作为全球首批商用5G的国家之一,在技术标准演进、融合应用推广等方面无先进经验可借鉴、无清晰路径可参考,是一场长期而且艰巨复杂的“战斗”,不仅要打好技术比较专一的5G网络建设的“乒乓球”,还要踢好5G应用多方合作的“足球”。
例如,世界各国都把太赫兹作为6G重要技术方向,但其前提基础还是要先把毫米波培育成熟,不然就像是“小孩还没走稳,就开始跑”。
6G研发进入关键窗口期
5G是推进6G的基础,但6G不仅仅是5G能力提升的简单命题,而是将超越提供万物互联基础设施的范畴,具有后通信、后连接的新特征。
业界预计,6G将达到无限移动通信指标的极致,具体来说,6G峰值将达到1TB,总体容量是5G的1000倍,平均用户速率在室外是10~20Gbps,室内可以达到100Gbps以上,传感器电池寿命将提高到二十年,年均每平方公里1000万个。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CTO童文在演讲中表示,上述技术指标将成为定义6G的主要部分,然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技术突破和原创,憧憬6G的极致体验和性能仍然需要产业界携手克服技术的瓶颈和卡脖子难题。早在2017年,华为开始了对于6G研究的投资,预计6G产品将在2030年左右投向市场。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也表示,6G迎来关键研发窗口期。在新需求方面,6G将围绕“万物智联、数字孪生”愿景,催生通感互联、全息通信、数字孪生等全新业务场景。在新技术方面,6G将使无线空口、智简分布式网络、数字孪生网络、安全内生等技术,实现6G极致传输需求、全场景服务、网络高度自治。
尤其围绕6G潜在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未来6G技术将与先进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无线感知、区块链等ICT技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潜在关键技术的范畴和深度将进一步拓展。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