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财经
2021
09/18
10:33
亚设网
分享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7月,小米已经与印度保险公司ICICI Lombard合作策划健康保险产品,后续小米将推出网络保险和保险科技业务。

小米最近在国内外都没闲着,国内在造车领域风风火火,有消息称小米即将接手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同时,小米在保险领域也是稳中有进,此前收购了保险经纪公司,提供健康险、意外险和财产险,而后以资金入局,投资产品测评机构深蓝保,今年5月还投资了保险科技公司大鱼科技。在国外,小米于去年9月投资了印尼保险科技公司PasarPolis。8月底,小米宣布在印度提供涵盖保险、支付和贷款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印度保险市场渗透率较低,一直被认为是亚太地区最有潜力的市场。在国内保险市场局势不佳的背景下,印度保险市场表现如何呢,是形势一片大好还是同样遇到了瓶颈?小米在这一时间节点,进军印度保险市场背后有什么逻辑呢?

1

资金入局东南亚,在印度卖保险

去年9月,小米参投东南亚保险科技创企PasarPolis的B轮融资。据悉,PasarPolis于2015年创立,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开展业务。该公司与30多家保险提供商合作,通过移动应用程序销售碎屏险等产品,旨在吸引首次购买保险的客户。2019年,PasarPolis向首次购买保险的用户签发了超过6.5亿份保单,其中包括专车司机、送货员和在线商家。而在2019年6月单月,公司新增了400多万新客户,客户总数超过3500万。

如果说在印尼的投资是间接介入保险业务的话,那么最近小米宣布在印度卖保险则是直接参与保险业务了。

小米印度总经理Manu Jain表示,小米公司希望在印度提供支付、贷款和保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在推出保险之前,小米早早就涉足了印度的支付和信贷领域。据悉,2018年,小米在印度推出Mi Pay支付服务,一年内的注册用户就达到2000万。目前,Mi Pay共有超过5000万用户。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图片来源网络

贷款方面,小米推出了线上个人贷款平台Mi Credit,宣传说可提供最好的个人贷款服务,21岁以上的用户可以低利率获得高达20万卢比的贷款。贷款的申请流程是完全数字化的,可通过手机完成,用户可将贷款资金用于任何个人需求,例如购物、旅行、教育、医疗费用等。贷款期限为91天到2年,平均利率从每月1.35%到3%不等。2021年第一季度与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Mi Credit实现了95%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与2020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35%。

此后,小米信贷将提供高达250万卢比的预先批准贷款,期限高达60个月。此外,公司也开始提供中小企业贷款、信用卡以及黄金贷款。

兴许是得益于在支付和信贷领域的风生水起,小米也将眼光放到了保险上。小米印度金融服务负责人Ashish Khandelwal表示,小米已经与印度综合保险公司ICICI Lombard合作策划健康保险产品。据《经济时报》报道,该产品已于7月试行,并将继续提供。

虽然目前无法得知这款健康产品的具体细节如何,但是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小米显然是经过考虑的。据悉,ICICI Lombard是一家一般保险公司,提供汽车保险、健康保险、国际旅行保险、海外学生旅行保险、两轮车保险、家庭保险和天气保险等。2020年,ICICI Lombard的毛保费为1359.2亿印度卢比,在一般保险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12.6%,在整体保险行业的份额为7%。

小米还提供网络保险产品,覆盖超过25,000人。而在接下来,小米将重点发力保险科技领域,为印度的保险科技公司赋能。

2

小米进军印度保险,优劣势并存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可谓是优势和劣势并存。小米在印度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建立起来的品牌。数据显示,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市场份额连续几个季度都排名第一,因此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商。从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29%、23%、26%、26%以及28%。除了2020年第三季度略微落后于三星外,其他几个季度的份额都是第一。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几大手机品牌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小米也是各个年龄群的首选。Statisti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小米在印度青少年中最受欢迎。 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超过26%的人使用小米智能手机。 在18至24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25%。在25达到44岁的三个年龄群中,用户比例也均达到了20%以上。由此,小米的品牌优势足已通过其市场份额和用户的分布凸显出来。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各年龄段小米手机用户的比例 来源:Statistia

与此同时,小米所选择的健康险在印度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总的来看,2020年印度的保险市场渗透率为3.76%,而非寿险渗透率仅为0.94%。从保费的角度看,在非寿险保费中,健康险业务占比最高,为39.87%。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细分市场可以挖掘的机会尚且还有很多。再从增长率的角度看,到2030年,印度健康险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3%,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一个险种之一。

站在用户的角度,新冠疫情导致用户对健康险的需求大大增加。2021年3月,受到疫情期间健康保险产品需求增加的推动,非寿险行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增长了41%。 强力的增长,加上用户的需求凸显,导致健康险细分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因此,小米选择这一险种也是在情理之中。

优势固然有,但是劣势也不可忽视。许多市场参与者的一个逻辑是:印度保险渗透率低,而凭借巨大的人口红利,各类保险公司、科技公司以及其他金融公司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但是参与者趋之若鹜的地方,往往也是竞争激烈容易惨败的地方。这一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竞争强烈,科技和非保险类金融公司不占优势。第二个则是健康险的财务表现一直不如人意,盈利堪忧。

从市场竞争来看,印度健康保险市场虽然发展薄弱,但却不乏参与者。据PolicyBazaar的数据显示,光是专门的健康险公司,就达到30家,其他的参与者还包括各类综合性的保险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但是事实表明,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其实不占优势。此前,我们分析过印度支付巨头Paytm的例子,截至2021年3月31 日,公司拥有3.33亿用户,但是其中通过其平台注册成为保险用户的数量仅为1130万,占总用户的3.9%。由此可见,即便是影响力巨大的支付巨头,手握大把流量,在开发保险业务方面也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同理,作为手机零售商的小米来说,很难说其在保险业务方面一定能做得好。

此外,健康险的盈利能力也是一个劣势所在。虽然健康险保费逐年上涨,复合年增长率也比较喜人,但是反应到具体的盈利方面,则不仅如人意。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9年,健康险净保费平均每年增长135%左右,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7%。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保费的高速增长,产生的索赔、佣金以及管理费用也大幅增长,已经超过了险费收入的高增长率,导致健康险行业一直在承受亏损。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小米的健康险产品能否盈利,是个很大的难题。我们可以预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小米也必定和其他健康险公司一样,遭受损失。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2006-2019印度健康险保费、理赔和管理资费用的增长

来源:Madan Mohan?Dutta

3

小米的印度保险业务:路漫漫其修远兮

综合以上的优劣势,我们认为目前小米在印度卖保险这条路子不太行。说到底,印度市场发展不起来,其最大的原因便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体现在国民的经济状况以及保险意识。

从经济状况来看,印度的GDP发展并不容可观。2020至2021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缩水7.3%,降至135.13万亿卢比,相比之下,2019至2020年度的规模为145.69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印度的经济情况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反映到具体层面,则是信贷市场的飞速增长和个人贷款用户的越来越多。据印度媒体报道,2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在使用短期低价值贷款服务,这一趋势大大推动了个人贷款的增长。

因此可以说,在口袋没钱的时候,且不说保险这种不在第一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可能都不得不缩减基本的消费,那么保险则就更在考虑之外了。经济状况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民众保险意识的增长。一个研究发现,在保险尚未触达的广大印度农村地区,对保险有支付意愿的往往是那些已经配置过保险的人了,而对于没买过保险的人群来说,他们仍然不会去购买保险。

群体大是不错,但是目前保险公司做的层面,只是满足了本身就有保险意识的人群的需求,而并没有能力去挖掘那些对保险不感冒的人群。说到底,这不正是目前保险行业面临的一大难吗?抛开“容易”的消费者,如何挖掘广大的冰山、释放需求才是保险公司应该做的,也是能够构成护城河的一个手段。

小米在印度卖保险了!我们觉得可能不大行

来源:Wearable

而纵观小米的举措来看,我们认为它只是抓住了健康险渗透率低和增长率高的相关数据,乘着这股东风,想要抓住人口红利。当然,小米也表示将要重点关注保险科技,这一点也是印度市场所缺乏的。所以,我们认为,小米应该研究健康险保费、佣金和管理费的数据趋势,重点关注如何结合合作伙伴的数据,依靠自身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以及鞋子等方面的优势,发力最新技术,降低健康险的赔付率,这是小米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道路。

保险迎难,道阻且长。小米在印度保险行业的举措会最终折戟,还是大放异彩,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