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财经
2021
09/23
18:36
亚设网
分享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新力集团董事长:张园林

广大A股股民正在享受中秋假期的时候,港交所上市的地产股遭到狙击式抛售和单边暴跌行情。下午港股开市后,新力控股股价突然暴跌,跌幅直达87%。期间新力控股因股价波动9次触发机制,进入5分钟冷静期,每次冷静期结束又循环暴跌,最低重挫逾90%,市值蒸发120亿元。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黑马的坠落

公开资料显示,新力控股集团创办于2010年,仅仅历经9余年发展,已从江西省区域龙头企业晋升全国30强房企。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这两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地产商,从诞生到上市,平均年龄超过20岁。

从另一角度看,近些年全口径销售突破千亿的房企中,新力控股同样最年轻。新力地产2010年始于江西南昌,是本土的房地产企业,当时张园林年仅34岁。

张园林抓住了江西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时机,抓住机遇带领公司快速发展,耗费9年时间将公司推上港股市场,成为最年轻的一家内地房企。上市近两年,股价突现暴跌状况尚属首次。

此前,新力控股集团交出了一份表现稳健的中期财报,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为112.1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28.9%;实现毛利24.38亿元,毛利率为21.7%;实现溢利8.92亿元,同比增长2.4%;股东应占核心利润为7.3亿元,同比增加7.4%。结合疫情反复、调控持续带给房企经营压力的大背景,新力控股的各项业绩指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围绕公司及张园林的消息一直不断。

9月18日,传闻公司人事部门口头通知集团总部员工降薪的消息,副总裁级别降薪高达70%等。公司未对此有详细回应,降薪传闻早已被扩散至业内外。

7月份流传在互联网的一封《新力地产老板的求救信》,将张园林推至风口浪尖。在这封信中披露,在2019年新力控股上市时,公司创始人张园林落入了一个诈骗陷阱。据称,2019 年11月新力在港IPO时,承销商以香港受社会事件影响为由,故意松懈集资,导致新力公开发售认购不足,仅获得约0.71倍的认购,而剩下的“窟窿”需要张园林来填补。

为了确保新力顺利上市,张园林不得不伸手向境外金融高利贷集团借出16亿港币,这笔资金的月息高达3%,单月利息支出就达到 4800 万港元。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但对于这份“求救信”的流出目的,有接近新力的业内人士推测,撰写及传播该求救信的人或意在制造恐慌情绪,为新力境外融资“使绊子”。

一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曾表示,这封求救信所言情况,部分也是资本市场的常见情况,信中所述张园林所面临的困境与压力有一定的可信性。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尽管新力控股在官网发布了声明,声称上述内容纯属子虚乌有,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舆论的风波并就此平息,而新力面临的问题却真实存在,接下来新力能否出现转机呢?

新力控股评级展望被降至“负面”

同在股价暴跌的这一天,联合评级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国际”),将新力控股‘BB-’的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联合国际同时将由新力控股发行的高级无抵押美元票据‘BB-’的发行债务评级列入负面观察。该负面观察反映了新力获取融资渠道能力的恶化以及再融资风险的增加。

就在此前不久,标普也将新力控股的评级展望调整至负面。标普在报告中指出,将评级展望调整至负面,源于新力控股的资本市场渠道受损,其融资渠道收窄。鉴于其美元债价格的波动性和当前悲观的市场情绪,新力控股的境外资本市场渠道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或需利用内部资源来偿付境外到期债券。

江西百亿地产巨头新力控股的“中秋劫”:股价狂泄90%

据悉,新力控股有2.46亿美元债券将于2021年10月到期,另有两笔美元债券(合计4.53亿美元)将于2022年1月和6月到期,其交易价格远低于票面价格。

不过进入9月以来,新力控股集团发行的多只美元债跌幅创下纪录。9月17日,新力控股2021年10月到期美元债价格下跌25.5%。

标普预计,新力控股将减少拿地,以保留流动性用于偿债。预计公司将减少2021年的购地预算至仅为合约销售的现金收入的15%-20%,远低于2020年的约40%。鉴于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拥有1440万平方米土储,削减购地预算应该不会给新力控股的土储带来即刻影响,其土储足以覆盖两年多的销售。

尽管公司削减债务,标普预计新力控股的杠杆率仍将在2021年升至5.8倍,2022年升至6.1倍。同时,标普预计新力未来两年的毛利润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24.4%下降至20%-21%区间,从而对杠杆率产生拖累。

不知道新力控股集团这次股价“闪崩”背后,真正原因是为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雪山财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