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要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如何看
在日前举行的清华大学文科工作会议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要控制学科规模,率先建立内部结构调整机制,保持学术的深度和高度,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质量;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一是控制学科规模,一是压缩博士生规模,这与当下多数大学都以“大”为美、以“大”为先、以“大”为上的大背景似乎有点不相适应。好在这是清华,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也是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如果是一般大学,断然不敢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否则,会认为是学校办不下去了。那么,当如何来看待清华的这次不随大流呢?如何评价清华在这个时刻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显然,清华的决策是对的,是符合当前中国大学发展方向的。因为,大,固然代表着一种状态。但是,只大不强,这样的大学,也是没有多少前途的。对大学来说,在经历了前些年求大求洋的快速膨胀之后,绝大多数大学的规模、尤其是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只是,学校的整体实力、学科水平、管理能力等,与校园的状况是很不匹配的,是构不成对应关系的。因此,必须把重心转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把学科建优,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事实也是,一些学校按照常规排名,感觉还不错,很多都排名比较靠前,有的还在前十位置。但是,如果用一流学科、特别是A+学科来衡量和评价,可能就要露怯了。一些排名前十的知名大学,由于A+学科过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学科数量占一级学科学位点数量的比重,只有不到7%,排名也就跑到了20名之外,很是没有面子。一流大学,没有一流学科,怎么说,都是极不相称的,是必须提高的。在这方面,北京大学就表现十分优异,A+学科数量占一级学科学位点数量的比例达到了42%。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做得不错,前者A+学科数量占学位点数量的32.73%,排名第二,后者A+学科数量占比也达到了32.31%,排名第三。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大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粗放式、低效率发展之后,也要进入到集约化、高效率发展轨道,拼规模、拼数量的方式应当结束,而应当讲质量、讲水平。一流学科建设,无疑是每所大学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一流学科,没有能够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学科,那就失去了竞争力,也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甚至不能成为被认可的大学。也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把控制学科规模和压缩文科博士生作为一项目标,是有远见的,也是有大局观的。一所大学,不可能综合到什么都有。尤其像清华这样的大学,只要有的学科,就得往一流靠,向A+进。也只有这样,才符合自己的身份,才能对得起外界对其的期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专业特征非常明显的大学,A+学科占比明显较高。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占比都高于10%,中国农业大学更是接近20%。而其在日常评估和评比中,与某些综合大学是无法比的,位次相差很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理念,在大学建设中,还是有些意义的。尤其是学科建设,必须做强做优做精,能做到同行中的前几名,最好是领头羊。控制学科规模、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看似清华大学提出的目标,实际可能是中国大学转型的风向标。大学教育,不仅从大学的排名、大学的地位、大学的影响力上需要转型,从人才培养的效率、水平,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创新角度来看,也需要更加重视学科建设,需要更加精益求精,而不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培养十个乏善可陈的博士研究生,不如培养一个有造诣的硕士研究生。就像日前媒体披露的消息,徐工集团想方设法引进的博士生,在末位淘汰中,竟然有5位被淘汰了。这样的博士生,培养再多有什么用,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到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身上。而这,显然要教师队伍先强大起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先提高到一定平台。否则,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来的。尤其是文科类的教师,更容易出现教师混日子、学生混文凭的现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要控制学科规模、压缩文科博士生,也包括研究生。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