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能耗双控、限产限电的宏观分析与展望

财经
2021
09/26
16:31
亚设网
分享

国内方面,能耗双控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目前限产政策频出的宏观背景是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整体偏强,导致能耗可能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不过工业生产自然回落后限产的压力可能会随之减弱。近期散点疫情仍在发生但预计9月消费景气将好于8月。此外,上周中国正式提交申请加入CPTPP,CPTPP作为环太平洋区域且国家发展水平较高的组织,将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外循环的重要抓手之一。海外方面,本周四召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更新了Taper指引,加息预期有所提前。往后看,我们预计美联储Taper大概率将于年底落地,投资者仍需警惕实际利率上行和美元相对走强。

▍能耗双控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目前限产政策频出的宏观背景是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整体偏强,导致能耗可能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不过工业生产自然回落后限产的压力可能会随之减弱。

能耗双控包括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两个指标,其中能耗强度更为重要,指的是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钢铁能耗、水泥能耗三项合计应占能耗总量的60%以上,可以较好地拟合全国能耗变化。我们认为目前限产政策频出的宏观背景是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整体偏强,导致能耗可能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不过工业生产自然回落后限产的压力可能会随之减弱。

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可以说是2013年以来最强的年份之一,同比用电量增长了16.2%、粗钢增长了11.8%、水泥增长了14.1%,作为对比GDP增长12.7%。根据我们对能耗拟合的测算方法测算,今年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约为-2.0%,可能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3%)。这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理解今年限产限电政策为何如此严格:一方面是政策本身对于能耗控制更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确实很强,导致能耗增速较高。

不过从经济客观运行状态来看,后续随着海外供应恢复,全球供需缺口预计收窄,中国出口自然会回落,这就意味着今年工业高增导致的能耗高增是不可持续的。即使能耗双控目标不发生大的调整,等到工业回归常态增速后,能耗指标也将更加宽裕,行政性限产限电行为可能自然会减少。

散点疫情频发但好于8月,预计9月消费将有所好转。

8月消费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单月增速2.5%,两年复合增速1.5%,为年内消费景气最低点。我们认为有三分之一的拖累来自南京疫情的大范围扩散直接影响餐饮和相关服务行业消费;三分之一的拖累来自供给端和政策端的因素对汽车和地产相关的大件消费品的影响;三分之一来自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缓慢等深层次的拖累。截止到24日,9月的密接人数只有8月的30%左右,基本上与7月持平,预计9月的疫情拖累情况与7月基本持平且显著好于8月,8月消费中三分之一的负面压制将大幅缓和。而汽车、地产的压制因素在9月尚未见显著改善;而居民就业端略有改善,尤其是8月的16-24岁年轻人口的失业率较前值回落了1.5个百分点,预计就业和收入的改善对消费的正面提振将缓慢显现。

此外,相较于去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合并,今年中秋假期分布在9月内,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去年国庆中秋假期恢复为2019年同期的70%-80%)。受益于9月中秋假期的带动,预计9月消费景气将显著好于8月,有望持平或超过7月的表现。

中国正式提交申请加入CPTPP。

9月16日中国向《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保存方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提交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标志着中国开启加入CPTPP之旅。消息公布前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率先表示欢迎和支持。从加入流程来说,据《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第5条(加入)中国需要与11个成员国开展谈判,需要11个成员国组成的委员会协商得出是否同意加入的结论。从当前国际关系来看,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谈判难度均较大,后续进展还需要继续观察。

CPTPP同时聚焦贸易领域之外的深度一体化的开放,若能加入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开放质量,倒逼国内改革,在WTO已经不适用于诸多发展较快的国家更高水平的开放背景下,CPTPP作为环太平洋区域且国家发展水平较高的组织,加入后将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外循环的重要抓手之一。

美联储9月会议更新Taper指引,加息预期提前,警惕实际利率上行与美元走强。

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美联储召开了9月议息会议。从会议内容来看,美联储更新了Taper指引,加息预期有所提前。今年年内Taper落地已是大概率事件,预计此次Taper对市场的冲击会相对弱于2013年Taper时期。基于宽松货币政策的确定性退出,特别是中期通胀前景调整带来的加息预期提前,投资者仍需警惕实际利率上行和美元相对走强。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