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平:要用好绿色低碳发展六大政策工具

财经
2021
09/26
22:35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9月26日电 题:《焦小平:要用好绿色低碳发展六大政策工具》

作者 焦小平(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将对人类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技术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全面持久的影响,它是一次提升中国全球发展地位的重大战略机遇。同时,绿色低碳发展也是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气侯治理中,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推动合作共治,特别是在《巴黎协定》的达成上,起到了关键作用。2021年,中国还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绿色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在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方面已形成完善产业链,其技术水平和规模处于全球前列。在绿色低碳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

在我看来,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发展问题,要统筹用好绿色低碳发展的六大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制、行政、经济、市场、社会和国际合作。

第一,在法制手段方面,我们要依法治理建立现代治理框架,运用法制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也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治理模式。通过对气候变化立法,可以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为激励和保护各方发展利益提供根本保障。

第二,行政手段是法制手段的辅助和补充,主要作用是稳定发展预期,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我认为,行政手段主要有三方面作用,首先,在中国建立规划、政策、标准等基础治理框架,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运行规则,比如建立碳排放MRV体系(包括监测、报告和核查);其次,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发挥体制机制的约束激励作用;最后,优化公共服务,营造一个公众参与、社会监督、透明公开的法制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第三,要按规律办事,发挥经济手段的基础调节作用。环境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等政策调控作用,完善产品服务成本构成,促进公平竞争,引导资源向绿色产业配置。比如,征收碳税,完善税收体系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第四,市场手段主要指发展碳市场,降低社会整体减排成本。碳市场是一种高效减排工具,既可以控制总量目标,又可以促进竞争,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降低社会总成本。特别高兴的是,中国已经开启了全国碳市场交易。不过,目前钢铁、水泥、航空等行业都有待纳入,这些都具有很大潜力,任重而道远。

第五,社会手段主要包括加强环境意识教育,鼓励全民参与减排。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提高碳足迹、碳标签理念,加快构建全民减排的生态文明新格局。比如,做好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这方面的工作,全民减排看似是个小事,实际是一个大事。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共商、共建、共治。气侯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挑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提出“30·60目标”,正充分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除了以上内容,我谈一谈财政政策在低碳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低碳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公共性和市场性是并存的。其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决定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基础中的重要支柱作用,统筹优化引导资源配置,高质量推进绿色转型。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完善保障机制,发挥财政的基础调控作用,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绿色采购等方式支持国家重大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深化细化财政资金对环境效果的评价机制。

其二,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目前,绿色低碳转型有各种类型的资金缺口,但总的来看,刨除掉各种社会所需之外,财政在这方面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积极支持碳市场、扩大碳资源,比如规范和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其三,积极参加全球治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发挥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作用,加快全球气侯治理,利用国际资源,支持国内低碳发展。(根据焦小平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暨建院五周年学术交流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中新经纬APP)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