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腹地多处矿区满目疮痍,白山市还为问题矿企打掩护

财经
2021
09/29
08:33
亚设网
分享

原本青翠的山体大面积裸露、伤痕累累,几十米深的矿坑犹如大自然的一个巨大伤口,堆场长期超范围、超总量堆放废石……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跟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吉林省发现,地处长白山(603099,股吧)腹地的白山市对矿山开采管控不力,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矿区长期露天开采,

废石堆存量高达3320万吨

雨后的板石矿业矿区,道路坑洼泥泞,不时穿梭的卡车,将废石随意倾倒在矿坑周围。放眼望去,一些山体几乎一点植被都没有,黑乎乎一片;一些山体周边废石废渣倾泻而下,触目惊心。这与板石矿业宣传的“绿色矿山”形象大相径庭。

长白山腹地多处矿区满目疮痍,白山市还为问题矿企打掩护

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矿区。新华社记者 张建 摄

白山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中国十大生态屏障之一,矿产资源富集,最大矿山位于浑江区,矿权归属板石矿业,设有5个矿区,分别为井下矿、李家堡矿、露天矿、上青矿和东沟矿。

然而,就是这个集多个荣誉称号于一身、自称“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矿业公司,多数露天矿坑却已经存在数十年,有的废石堆场长期超范围、超总量堆放废石,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督察人员介绍,5个矿区长期露天开采,形成13个露天矿坑和12个大型废石堆场,山体裸露面积高达317.6公顷。其中,李家堡矿问题最为突出,该矿占用林地61.6公顷,58.6公顷未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占比高达95.1%。目前,李家堡矿、东沟矿正在履行闭矿手续,其余矿区仍在进行开采。

白山市林业局解释称,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巡查巡护不到位,发现报告不及时,最终导致大面积林地遭受破坏。

不仅如此,板石矿业固体废弃物历史遗存量多,并随着生产的进行越积越多。截至目前,13个露天矿坑无一完成修复治理,12个大型废石堆场无一按照要求有效利用,废石堆存量高达3320万吨;尾矿库堆存尾矿超过5000万吨,库容即将消耗殆尽。

长白山腹地多处矿区满目疮痍,白山市还为问题矿企打掩护

督察组供图

专家认为,废石长期超量堆放,尾矿不及时处理,不仅严重污染水土资源,还容易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导致边坡失稳、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修复流于形式,监管责任“空转”

记者采访了解到,板石矿业生态破坏问题久治不愈,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不实,责任落实明显不到位,生态修复流于形式。

督察发现,围绕板石矿业矿区生态修复,《白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规划了土地复垦、废石场地质环境恢复等2个治理项目,但截至目前均未实施。《白山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7个重点治理区、8个重点项目中,完全未提及板石矿业所属的5个矿区。

2018年至2019年,板石矿业5个矿区相继制定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但没有详细的年度修复计划。督察人员表示,主要修复工作大部分未开展,已开展的个别工作也不到位。上青矿区应于2019年完成采坑边坡修饰,至今未实施;露天矿区至今未按要求清理外运废石。

铁证面前,白山市自然资源局竟然向督察组出具情况说明,称“5家矿山基本执行治理方案,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与事实明显不符。

长白山腹地多处矿区满目疮痍,白山市还为问题矿企打掩护

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矿区。新华社记者 张建 摄

同时,针对板石矿业生态破坏问题,白山市及相关部门仅停留在发文督促,实际跟踪督办严重缺位。2019年10月,白山市获批成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后,围绕板石矿业谋划了7个重点项目,但截至目前均未开工,相关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反而将滞后原因归结于投资过大。

督察人员表示,10多年来,白山市虽然查到了李家堡矿违法占用林地问题,但查处范围仅涉及其中的7公顷。直到2021年5月吉林省纪委监委明确提出要求后,白山市才组织彻查。“白山市只是落实上级要求查处了李家堡矿违法占地问题,对近在咫尺的其余4个矿区没有组织认真排查。”

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承认,对企业执行矿山用地管理、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后力不足,缺乏持续跟进,未能与林业、应急、环保等部门进行主动沟通,未能形成监管合力。

审核有关申请把关不严,

甚至有意“放水”

长白山是重要生态屏障,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但为何生态破坏情况屡禁不止,生态修复久拖不决?

督察组认为,白山市、浑江区对长白山腹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矿山修复摆在应有位置,对毁林开矿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查处不力。有关部门不担当、不碰硬,监督检查缺位,督促指导不力,问题一拖再拖。

“白山市不仅未有效履行监管责任,还在矿区生态修复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出具不实审核意见。”督察人员说。

2019年7月,白山市自然资源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绿色矿山遴选名单,称井下矿、上青矿符合绿色矿山申请条件。但督察发现,《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中,矿容矿貌、矿区绿化、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多项指标得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长白山腹地多处矿区满目疮痍,白山市还为问题矿企打掩护

上青矿区山体大面积裸露。督察组供图

在板石矿业申请变更上青矿矿权的操作上,白山市有关部门也出现了有意“放水”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要求,未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整改不到位的,不受理其申请采矿权许可证延续、变更。

2020年8月,板石矿业提出上青矿矿权变更申请。2020年10月,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浑江分局出具核查意见,称该矿“履行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等相关义务”,但实际落实上与方案规定的有关措施有较大差距。

2020年11月,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未经认真核实,即认可浑江分局核查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审核把关不严。

当前,白山市矿区生态破坏问题依旧突出,生态修复已是刻不容缓。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和地方要真正扛起监管和治理的政治责任,高质量编制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方案,加快修复进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让满目疮痍的山体重披绿装。

来源:新华视点

记者:谭谟晓、张建

监制:安涛

编辑:徐祥达、王朝

实习:张聪苓、袁冰雨

(娄在霞 HN151)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