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受访大学生遭遇过金融诈骗,如何“千日防贼”?

财经
2021
09/29
12:33
亚设网
分享

近半数受访大学生遭遇过金融诈骗,如何“千日防贼”?

每年高校开学季,也是大学生遭遇金融诈骗案件的多发期,诈骗分子群魔乱舞,盯上大学生本就不富裕的钱包。

日前,新浪数科、微博钱包与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全国高校2000余份问卷调查、访谈及微博平台大学生金融欺诈数据为样本,发布了《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2021年)。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近2400名大学生中,68.7%的受访者称了解金融诈骗,47.4%的受访大学生称自己或同学遭遇过诈骗。

近半数的受访大学生亲历或接触过金融诈骗,占比之高令人刮舌。正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所说,骗子面前人人平等,被诈骗者盯上的人,学历水平、职业背景并不能直接改变诈骗结果。

要真正做到隔绝诈骗,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公安机关在正面捣毁诈骗团伙,大学生群体在侧面提升自身诈骗免疫力,社会、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反诈教育,既要养成“千日防贼”的意识,也要打掉“千日做贼”的团伙,实现“天下无诈”。

警惕“校园贷”余烬——“注销校园贷账户”诈骗案件多发

据公安部统计,学生群体受骗的五类高发类型分别为: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注销“校园贷”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冒充熟人诈骗。

《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中显示,大学生遭遇金融诈骗行为类型,首当其冲是“网络诱导投资、赌博诈骗”,其次是“注销校园贷”、清理网贷额度等诈骗。另外,在有过被骗经历的受访者中,也有超过五成受访者称,遭遇过网购等刷单类电商运营诈骗,48.7% 的受访者遭遇信用卡、网贷套现诈骗。

在上述样本数据过半的骗局中,网络诱导投资、赌博诈骗是诈骗者利用大学生相对单纯的社会经验以及对财富的渴望,编织投资骗局;网购刷单类电商运营诈骗是利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际需求,进行预付费用的诈骗;而校园贷账户注销、清理网贷额度则是利用诈骗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差,进行诈骗。

近半数受访大学生遭遇过金融诈骗,如何“千日防贼”?

2021年4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国家反诈中心等发出2021年1号预警,提醒大家警惕注意“注销校园贷”骗局。骗子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得到学生的院校信息后,欺骗学生需要注销“校园贷”的不良记录,否则将影响征信。而注销不良记录的过程中,往往会进入其它贷款途径。

其中利用了“学生知道校园贷违法违规,闻听可能会影响征信记录,迫切消除不良影响”的心理,诈骗手段并不高明,甚至还闹出过笑话。

某警官就曾接到过诈骗电话,诈骗方式是“注销校园贷”,诈骗者可以清楚地说出该警官的毕业院校以及就读时间,却忽略了一些常识。

诈骗者:“你好,你是某某吗?你201X年在江苏警官学院读书时,申请过校园贷,现在需要办理销户,否则会影响你的征信。”

警官:“你再说一遍,我是哪里毕业的?”

诈骗者:“江苏警官学院。”

警官:“那你说,我现在应该从事什么工作?”

诈骗者:“我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征信问题可能是一生的污点,希望你引起重视。”

警官:“你再说一遍,我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你说我该从事什么工作?”

诈骗者:“你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现在应该是……我猜……你应该从事警务方面工作,对不起,打扰了。”

并不是所有诈骗者都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他们通过某些黑色渠道,获知了学生的院校信息,能够准确说出学生的相关信息,打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当接到不明来电时,学生要多加核实,别兼听、偏信诈骗者的一面之辞,一切诈骗者都是纸老虎。

骗子面前人人平等 被骗经历与学历无明显关联

《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从各学历群体中受骗比例来看,在读本科生、大专生、高职生群体中,遭遇诈骗的比例分别为 46%、52% 和 36%,而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则为 60% 和 59%,硕博研究生略高于其他学历群体。

这说明,遭遇诈骗与学历无关,只要个人信息泄露,就会给诈骗者可乘之机。甚至就连主持《今日说法》多年的撒贝宁都曾遭遇过诈骗。

诈骗者:“你是撒贝宁是吗?我是北京市公安局的,接到上海市公安局委托,你现在涉嫌拐卖儿童。”

撒贝宁:“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做什么节目吗?”

诈骗者:“你不就撒贝宁吗?我管你做什么节目,你做什么节目都不好使,也不管你后台有多么硬,你现在涉及到拐卖儿童,是违法行为。”

撒贝宁:“你知道人口拐卖是什么罪名吗?你知道我在中央台做《今日说法》吗?你手机能上网吗?你最好上网查一下我是谁。”

诈骗者:“你刚刚说你在中央台做什么?今日说法?等我抓你的时候,我让你今日说法,我让你天天搁监狱里边看法!”

撒贝宁:“有WiFi吗?你给我上网查去。”

一段时间过后。

诈骗犯:“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是个诈骗犯。”

撒贝宁后来在节目中表示,当第一时间听到自己拐卖儿童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会认真地想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接触儿童的活动,让人误会了?后来诈骗者越说越不靠谱,理智才逐渐回温。他总结说,上当受骗不分年龄,骗子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职业背景。

接电话的人,以无防备的姿态面对有备而来的诈骗者,差的往往就是这一点先机。诈骗成功率,取决于诈骗者信息的掌握程度,以有心算无备,受害者一旦入彀,容易失去理智。

《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是社会经历少、遇事不够冷静;其次是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占比也超过七成。此外,大学生金融理财知识不足,对兼职、实习等有需求,骗术升级、防不胜防,也是大学生自我检讨容易“踩坑”的原因之一。

近半数受访大学生遭遇过金融诈骗,如何“千日防贼”?

打掉“千日做贼”团伙 树立“千日防贼”意识

古语有云,“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自2016年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刺激带走了年轻的生命之后,全国都开启了反诈骗教育。在教育的同时,针对各种诈骗团伙的打击也不遗余力。

各级公安机关都在行动中,公安机关掌握诈骗线索后,统一布控、顺藤摸瓜、深挖研判、落地侦控,辗转多个省市地区,捣毁诈骗犯罪团伙的案例时常出现在新闻中。

避免“光打不防打不完,光防不打防不住”情况,打击犯罪与社会教育两手同时进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当下开学季,各地高校的反诈骗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些能够给予反诈帮助的社会力量也在逐步发力。

公安机关、社区组织、电信运营商、媒体渠道都在结合自身优势,为高校学子输出反诈骗知识。

此前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的反诈警官老陈,迅速走红,通过直播这一媒介,宣传反诈知识,一度让“国家反诈中心”APP走上App Store免费榜第一位,“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成为网络常用梗,收效甚著。

老陈的走红,既代表了国民对于诈骗的深恶痛绝,也证明了新渠道优势对反诈宣传工作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发起方之一,微博钱包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社交媒体平台优势,持续进行大学生反欺诈教育。同时,微博钱包也提示广大大学生,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在校生活时,务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转账多核实,信息信官方,交友更要谨慎。

银保监会曾发布过一份反诈口诀,遇到与“钱”相关的事情请默念三遍——不虚荣少比较,理性消费是正道;身份证银行卡,护好信息和密码;心不贪利不占,小心背后是深渊;擦亮眼重防范,校园生活保平安。

正如老陈所说,“我的目标是全民反诈,天下无诈,光打不防打不完,我们需要提升防范环境,通过宣传,让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宣传,让每一个人都知道防范诈骗的知识,都懂得怎么防。”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