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浮渣”之争: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废物?

财经
2021
10/04
10:34
亚设网
分享

一份征求意见稿,让从事固体废物处置的企业着急上火了。

9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据征求意见稿编制组介绍,“列入本清单的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

这份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六种固体废物,分别为热镀锌浮渣和底渣;废水基钻井泥浆;铝电极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风电叶片切割边角料废物;七类树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脱墨渣。

引起业界争议的是第一种固体废物:热镀锌浮渣和底渣。

据编制组介绍,锌浮渣主要产生于工件浸入锌锅内锌浴的过程,通常漂浮于熔融锌液表面,由人工撇除;锌底渣是反应生成的铁-锌合金层聚集锌锅底部的沉渣。对两者的危险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均不具有危险特性。

但加铅工艺可能会造成固体废物中重金属铅超标的情况,由此产生的锌浮渣和底渣未列入清单。

危险特性主要指不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环境风险可控。

编制组介绍,目前锌浮渣和锌底渣主要以纯锌锭市场价的6-9折出售给下游企业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氧化锌、次氧化锌、锌锭等产品。再利用生产主要为金属冶炼过程,按照《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进行管理,环境风险可控。

“锌浮渣”之争: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废物?

关于公开征求《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锌浮渣”之争: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废物?

锌浮渣。摄影/章轲

但对于上述说法,有固体废物处置企业的人士表示,锌浮渣应当属于危险废物,不应当列入清单。

10月3日,山东潍坊某锌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锌浮渣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明确指出的危险固体废物,废物类别为“HW23含锌废物”,代码336-103-23,表述为“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废助镀熔(溶)剂和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

这位负责人说,镀锌过程中,常用氯化铵和氯化锌做助镀溶剂,其中,氯化锌有腐蚀性,毒性很强。在锌浮渣的收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出氯化锌、氧化锌与颗粒锌,形成混合物(氯化锌含量在5-15%)。

“锌浮渣普遍具有毒性危险特性。”这位负责人说,2017年3月,该公司曾委托第三方对山东某公司产生的锌灰进行浸出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总锌浓度标10多倍,氯浓度具有浸出毒性特征。

此外,用能谱法定量分析山东某公司的锌灰锌含量为63.2%,氯含量为10.4%;德州某公司的锌灰锌含量为69.8%,氯含量为16.0%;天津某公司的锌灰锌含量为34.4%,铅含量为23.0%,氯含量为20.6%。

这位负责人说,锌浮渣中含有金属锌粉,具有遇水易燃性。含有遇水易燃的锌灰,同时又有氯化锌,两者的混合物更容易引起火灾。此外,锌灰加工分离过程温度高,再生产过程中经常自燃,有极高的危险性,需进行重点管理。锌浮渣分选后的锌颗粒在冶炼过程中,铅、镉等元素易超标造成二次污染,环境风险控制成本高。

“锌浮渣”之争:是一般固体废物,还是危险废物?

HW23含锌废物 资料来源: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

10月3日,山东省安丘市某锌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热镀锌浮渣中大量存在氯化锌,环境危害大”“热镀锌工艺存在差别,导致热镀锌浮渣成分复杂”。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全国热镀锌企业分布广泛,约有数千家之多,锌浮渣(锌灰)产生量巨大。仅京津冀、山东及江苏的热镀锌企业就有300多家,每年锌浮渣产生量约50万吨。

另一家山东日照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书面意见称,“扣除国庆节和星期天,仅7个工作日,征求意见时限不合理”“前期研究不公开,没有公布令人信服的详细资料”。

2020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

上述编制组介绍,科学评估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将不具有环境风险或环境风险可控的固体废物纳入排除管理清单,有利于将监管重点聚焦在高风险危险废物,高效利用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在现有管理能力下最大程度控制环境风险。

上述企业界人士建议,深入调研各地锌浮渣来源及特性,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鉴定机构对热镀锌浮渣的危险废物特性进行鉴别,在鉴别结论未出来之前,暂不将锌浮渣列入排除管理清单。

3日晚,有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锌浮渣是否应列入危险废物,确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这位人士分析说,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之所以提出不同意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已经拿到了危废处置许可证,如果锌浮渣被列为一般固废,任何企业都可以收集处置了,必然会分掉危废处置企业的一杯羹。另一方面,危废处置企业在储运设施等方面已投入不少资金,而相应的补贴并不多。

(邵晓慧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