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受伤的总是中小微企业?
近日,厦门市出台《强化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共渡难关若干措施》,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融资成本降低、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扶持政策效用、增强保险保障功能、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等十个方面,帮助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不难看出,厦门市出台此项政策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此前的疫情影响,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共渡难关,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小微企业利益,避免给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等带来不利影响。事实上,需要对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助的,何止是厦门。即便没有发生疫情的地方,中小微企业仍然需要提供帮助,需要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和措施。因为,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极大影响,给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冲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9.7%,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为什么大型企业仍然高于临界点,反而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原因就在于,大型企业大多居于供应链前端,部分企业还掌握了大宗商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而中小微企业都居于供应链下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很大、伤害也很大。相反,由于消费市场没有呈现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同的节奏,终端消费价格平稳,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就全部转移到提供终端消费品服务的企业身上。自然,也就是中小微企业了。联想到这些年来,信贷资金投放持续大力度、高强度,决策层也反复强调、管理层有明确要求,很多政策的出台,也都属于定向政策,要求释放的信贷资金,必须重点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因此,政策设计时,也是直指中小微企业,且只有城市商业银行等能够具有倾斜条件。可是,结果却是资金仍然转向了大型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多少信贷资金的阳光雨露。就算在政策的强制要求下,商业银行在发放信贷资金时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也是很快就通过其他方式将资金抽回。不然,这么多政策出台,中小微企业不可能再面临强大的资金压力。也就是说,不管是政策上、操作上,还是市场发生变化、价格发生变动,受伤的总是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生产终端消费品的中小微企业。他们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他们得到的帮助却微乎其微。这不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问题,而是操作层和执行层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要求,很难十分畅通地传递到操作层和执行层,很难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政策被肢解、被扭曲、被挤压、被截留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此一来,中小微企业的日子也就很难舒坦。实际上,对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部门不了解,只是,到了具体执行中,就会走样。别看多数地方都出台了支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实际上,更多的还是为了应景和应付,真正实施起来,并不通畅。譬如招商引资,一旦引进到大企业和大项目,就会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对中小微企业实施挤压。也就是说,要求中小微企业搬迁、让地,且补偿很难到位。再如政策和资源,大多也是给了大企业与大项目,中小微企业根本得不到。别的不说,用地指标,有几个地方是认真考虑中小微企业用地需要的,绝大多数指标都被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用了。这也意味着,支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决不能只看文件、看政策,更要看行动、看落实。去年以来中央出台的直达基层和企业的资金,大多得到了落实,让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政策的阳光雨露。因此,要想不让政策落空,不让政策变成摆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能够像中央直达基层和企业的资金一样,不要再经过部门之手,不要再玩文字游戏,而要把重心放在落实和执行上,真正做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