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恒越基金总经理黄小坚:看好消费、医疗、半导体和新能源

财经
2021
10/11
08:37
亚设网
分享

我们一直比较看好消费、医疗和科技,科技主要还是集中在半导体和新能源上。”近日,恒越基金总经理、投资总监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黄小坚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对于2021年的股票市场,黄小坚曾在年初给出了研判。他认为,2021年的资本市场宏观背景是景气度复苏,宏观流动性边际收敛,存量居民资金持续流入。尽管存在部分结构性的高估,阶段性可能存在流动性拐点预期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但市场整体判断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黄小坚表示,考虑到无风险利率的影响逐渐降低,更需关注景气驱动逻辑,把握业绩确定性强或可能超预期的配置方向,包括受益升级的消费类行业、外需相关的顺周期行业、产业趋势明确的新能源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中的结构性机会等。

“人类最重要的目标是改善生活和实现梦想,消费是改善生活,医药兼而有之,科技则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黄小坚说。

对于今年风格更趋极致的A股市场,黄小坚坦言,“现在市场是短平的波动,所以现在操作变得更困难一点。但我始终觉得没有特别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这个就不可怕。”

“最近大家喜欢赌赛道,其实如果赌错了,就会有很大的风险,虽然我们收益还是比较好的,但其实我们总体还是比较均衡的。”黄小坚并不认可市场上热衷赌赛道的投资风格,在他看来,均衡的投资同样能为持有人带来不错的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恒越基金旗下两只成立超过1年的公募产品——恒越研究精选A今年以来回报为33.32%、近一年回报率为74.42%,在同类产品中位列77/1533、34/1328;恒越核心精选A今年以来回报为29.60%、近一年回报率为69.19%,在同类产品中位列108/1533、46/1328,业绩均名列前茅。

此外,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公司整体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过去一年恒越基金以126.7%的整体收益率,在全行业129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投资管理能力是资产管理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恒越基金将近一半员工是投研人员,在搭建投研团队之初就是按照中型基金公司标准来组建团队。”在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黄小坚深刻地明白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立足之本是什么,因此提出要将恒越基金打造成权益投资精品店。

纵观黄小坚的从业经历,他从中信保诚基金首席投资官、副总经理,到太平资产管理总经理助理,再到东亚前海证券副总经理,如今掌舵恒越基金,相信正是这20多年的管理经验积累,令他能带领成立时间不长的恒越基金,以出色的业绩逆袭成为市场风头正劲的公募基金。

关于未来,黄小坚在接任恒越基金总经理一职后便已有了全盘的考量。就短期规划而言,未来1到3年,重在夯实业务基础,建立投资、研究等方面的专业化团队;从中期规划来看,各项业务要形成特色,以公募业务和专户业务双轮驱动,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盈利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最终,细流汇成江海,从产品投资业绩、资产管理规模、业务和产品多样性等方面迈入头部基金公司行列。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黄小坚的对话内容节选(略有编辑):

澎湃新闻:恒越基金自你上任后发展迅猛,管理规模从几千万元跃升至过百亿元,公司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黄小坚:第一就是我们业绩特别好,第二个市场也比较好,整个市场这两年公募基金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资管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始终是投研,我们始终把强化投研实力、提升投资业绩放在第一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我希望我们恒越基金的投研团队无论在怎样的市场风格环境下,都能展现较强的竞争力。公司在行情从去年的核心资产切换到今年科技成长的大背景下,也确实较好地延续了稳健的业绩。旗下产品在5月就较快地修复了春节后那轮回撤,之后净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澎湃新闻:恒越基金成立以后,先期发行的是主动权益类产品,随后又布局债券基金和FOF基金,在产品布局上,你是怎样考虑的?

黄小坚:开始的时候因为当时权益市场比较好,容易做出业绩,容易形成品牌,所以我们先是以权益市场作为突破口,想将恒越基金打造成权益投资精品店。我们新的品牌形成了优势后,我们考虑市场有可能会慢慢变化,当投资者觉得市场有风险的时候,可以转到我们的稳定类的产品上去,所以我们布局了一下固收和固收+。另外就是布局了一个FOF产品,其实我认为FOF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因为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帮投资者选基金的问题,我们选的基金可能比投资者更专业一点。

澎湃新闻:未来在业务发展上重点会放在哪一块,在产品布局方面有什么新方向或突破点?

黄小坚:去年我们基本上只有权益,到今年我们就开始布局固收+了,明后年可能就两方面均衡化发展,权益和固收+同时布局,这跟市场环境有关系,也跟我们人才储备有关系。

澎湃新闻:未来三年有没有一个比较长远的预计,包括规划在大的发展格局上?对恒越基金未来的一个期待是什么?希望打造成什么模式的?

黄小坚:我来的时候就设定了发展路径,第一个就是迅速地把权益业绩做好,形成品牌化,然后把权益规模迅速地做到一定的规模,其实我们第一步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第二步就是把我们的权益投资慢慢变成一个在国内较为知名的品牌,同时把规模发展到中等偏上的水平。第三步同时打造我们的固收平台。

澎湃新闻:今年A股市场走势一波三折,尤其是到了7月末A股突然再度杀跌,你对于行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市场突然下跌?

黄小坚:其实跟我们判断的差不多,年初我们就说2021年的资本市场宏观背景是景气度复苏,宏观流动性边际收敛,存量居民资金持续流入。尽管存在部分结构性的高估,阶段性可能存在流动性拐点预期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但市场整体判断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另外,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但是有很多基金会亏损,然后也有部分基金会做得比较好,我估计后面跟现在会有点像,总体上市场指数的机会、上下的空间并不大。

目前,我觉得要相对灵活一点,范围要广一点,部分市场参与者喜欢赌赛道,其实如果赌错了,就会有很大的风险,虽然我们收益还是比较好的,但其实我们总体还是比较均衡的。我们还是会做一些波段式的或者说阶段式的操作,比如说涨多了我们会卖掉一些,然后换一些便宜的。

澎湃新闻:接下来到年底,整体怎么看?

黄小坚:上半年的波动还不是这么短平的波动,现在是短平的波动,所以现在变得更困难一点。但是我觉得始终没有特别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这个就不可怕了。

从长期的角度去想,未来还是能找到一些好公司。有的时候波动很剧烈,相对的是要淡定一点,还是要着眼更长远一点,比如说未来一年、两年这些企业会持续增长,估值比较合理,我们就买了,如果说买了它短期会跌了就再补一点。

澎湃新闻:你认为哪些行业板块在今年余下的交易时间里更有机会?原因是什么?

黄小坚:我们一直比较看好消费、医疗和科技,科技主要还是集中在半导体和新能源上。考虑到无风险利率的影响逐渐降低,更需关注景气驱动逻辑,把握业绩确定性强或可能超预期的配置方向,包括受益升级的消费类行业、外需相关的顺周期行业、产业趋势明确的新能源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中的结构性机会等。

人类最重要的目标是改善生活和实现梦想,消费是改善生活,医药兼而有之,科技则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

澎湃新闻:医疗板块今年调整比较剧烈,你觉得医疗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黄小坚:是贵。医疗一个是贵,第二个是政策,集采导致很多价格跌得很厉害,导致一些企业的盈利情况出现变化。但医药行业更是需求远未被满足的行业,供给引领需求,创新创造供给,围绕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的高景气细分行业将不断涌现。同时,伴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医药行业会更加健康成熟,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与医改导向的细分行业也将不断涌现。集采等因素戳破行业泡沫其实是好事,很多标的经过这轮调整,性价比又重新显现优势。

澎湃新闻:医疗赛道里面你比较看好哪个细分赛道?

黄小坚:现在比较看好的还是cxo,因为需求比较大。第二个医美也是很好的,医美短时间内也调整了一下,但是这个行业确实空间太大了,因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生活水平高了之后,大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就非常重视。

澎湃新闻:怎么看高端白酒行业?白酒股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你觉得是一个合适入场时点吗?

黄小坚:白酒其实是个很好的行业,第一经营很简单,管理也很简单,就是很容易品牌化,很容易标准化,所以它的管理难度也相对低。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白酒存货还是增值的,别的存货都没了,白酒放几年变成陈酒了。

所以白酒其实是个很好的赛道。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经济复苏及消费升级持续,叠加疫情影响下去年上半年业绩普遍基数较低,白酒企业业绩普遍迎来高增长。下半年在高基数下白酒公司业绩增速将回归平稳,业绩恢复正常态势后,后续更多考虑能影响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及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变量。一二线龙头白酒公司的长期配置价值仍然较高。其实医药和白酒慢慢地泡沫都不大了,有很多企业慢慢进入它的合理区间了,但是短时间它起不来,所以还是得耐心。

澎湃新闻:新能源车、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未来还有投资机会吗?

黄小坚:半导体和新能源车的需求太旺盛了,所以大家都愿意在这里面,这两个行业的核心的问题在于估值是不是贵了,涨的是不是多了,但这两个行业确实很强。

现在我们还是在补我们的短板,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车其实是未来全球的必争地,全球几乎所有的有钱的人都进入这个行业,这就说明这个行业太好了,而且汽车行业很简单一个道理,要拉动经济增长,其实核心消费是稳态的,你不能说我觉得说我今年幸福了,本来平时喝半瓶酒,今天喝两瓶酒,喝不了的,就是它是个稳态的,消费从来都是稳定增长,所以它的可预期也强,但是消费不会有突变,如果你要弥补这些,比如说房地产这些投资下来,包括上半年出口很好,下面慢慢出口,可能以后慢慢的随着别的国家慢慢复苏,我们可能慢慢增速也会下来。但最核心的其实还是来自于新能源车和光伏,因为这两个是主导未来的很长时间的最大需求。

我国新能源车现在渗透率才15%左右,一旦渗透率达到50%的话,这个需求还得翻三倍,我认为这个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陈状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