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中文网1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理由是富裕经济体发生的供应链中断问题,以及高传染性的德尔塔新冠变种带来的全球健康担忧。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期下调至5.9%,7月报告中给出的增速预期为6%;其中,IMF将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5.2%。报道指出,此番下调主要反映的是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全球供应链问题。
IMF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则有所上调,预计上述经济体2021年将增长6.4%,高于7月预期的增长6.3%。此番上调反映了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在能源价格上涨之际表现更为强劲。
此外,IMF将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1个百分点至6%。IMF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表示,全球供应链都受到重大挑战,这增大了本已高企的通胀压力和金融风险,并导致经济增长前景面临额外的风险。
对于2022年,IMF预计,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9%,这与7月份公布的预测值持平。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4.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1%;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增长5.2%、4.3%、3.2%。
此外,据报道,IMF还上调了对通胀的预期。IMF警告称,供需失衡推高了价格,导致通胀飙升,并敦促政策制定者做好准备,以便在复苏势头强于预期或通胀风险变得明显时迅速采取行动。从食品、药品到汽车等的价格已在世界范围内上涨,这在疫情重创企业和就业之后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
IMF表示,预计通胀将在明年年中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过,持续的供应中断有可能使通胀带来的负面冲击继续扩大,从而导致央行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阻碍复苏。(中新经纬APP)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