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尊重规律,科学研究往往就能推进得顺利、快捷一些;反之,就难免要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
木木
又是一年“诺奖季”。每年此时,各类媒体的报道密集且深入,这种“信息轰炸”的最大好处,就是很容易“炸”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标识出某个方向或路径。比如,诺奖获得者似乎有相同的性格气质、行为做派,而在背后支撑其获奖的机制,似乎也颇多共通之处。
这些诺奖获得者给人最强烈的一点感受,就是面对诺奖都很“放松”,好像没人心存“不得诺奖,誓不罢休”的执念,许多人在接到获奖通知电话的时候,甚至认为是一个“恶作剧”,今年打获奖通知电话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重名亚当·斯密(Adam Smith),甚至还被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里斯特和戴维·卡德挖苦了一番。
这些获奖者显然并未把获奖太过放在心上,更让他们享受的是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基础是喜爱;只有真正喜爱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获得灵魂的愉悦,也才可能持续探究,哪怕到了耄耋之年仍能钻研不辍。许多诺奖获得者在接受采访时,都格外强调自己工作的“有趣”,今年的物理学奖获得者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就反复强调自己做的是“一些有趣的事情”。
面对一个“有趣的事情”和面对一个不是特别有趣、甚至无趣的事情,研究者的身心状态肯定会有所不同;而研究者身心状态的不同,既决定过程中是否能爆发创造力,也将影响研究的走向、路径选择和最终的结果。今年的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就认为“只有当你放松时,你的思想才能流动”,“创造力并非源于专注和紧张”。
淡薄名利、放松地做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事情,这就使许许多多的诺奖获得者的面目在世人面前高度“雷同”起来,给人的感觉格外温润、可爱、有趣。据媒体爆料,今年的物理学奖获得者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当年退休后为了专心研究、免于被外人来信打扰,就搞了一个“已逝”的印章,凡有外人来信一律盖章退回,其为人处世的洒脱不羁,令人心向往之。不拘泥于世俗外物的束缚,心灵才能得到相对彻底的解放,科学研究才有可能更深入地推进。
当然,科学家、研究者的性格气质固然重要,在他们背后发挥强力支撑作用的体系,相较而言,在研发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更为关键。如果没有这个体系的强力支撑、周到服务、耐心宽容,科学家们要想放飞思想、神游天地之间、进而实现创造力的持续突破,恐怕就不太现实。其间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如果大学、研究机构、投资方,都抱持急切的功利心,搞出一套“天罗地网”,三日一催促、五日一考核、七日一评比、九日一淘汰……大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科学家们恐怕就会陷入应激状态,身心俱疲,在这种状态下,要想放飞思想,实现创造力突破,进而取得或大或小的研究成果,肯定不现实。
一年又一年的诺奖,反复向世人昭示着这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规律;凡能有所体悟、有所借鉴者,往往就能取得相应的成绩。最“俗气”的例子,大约就是任正非反复夸赞的那个俄罗斯年轻的数学天才——拿着华为的高薪,长年累月躲在“角落”打游戏,打着打着,就把华为往上顶了一个大台阶。
必须承认,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存在一些“独特”规律的。对待这些规律,必须持尊重态度。尊重规律,科学研究往往就能推进得顺利、快捷一些;反之,就难免要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有些困难甚至难以逾越,进而造成相应的损失、耽误发展进程。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