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争相布局的ETF,正在面临考验。
本月,平安基金发行的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在发行84天后宣告募集失败。
这也是市场上首次出现募集失败的ETF。
事实上,今年已有不少ETF走向清盘。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3日,共有17只ETF及联接基金走向清盘。
规模迷你,是不少基金清盘的原因。而ETF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逐步出清也在所难免。
但机构对ETF的布局并未停歇。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11只ETF发行,发行规模达到1395.85亿,同比增长54%。
“ETF还是非常消耗基金公司资源的,有实力的公司不断投入资源,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ETF首现发行失败
10月9日,平安基金公告称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ETF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资料显示,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ETF的募集期限为自2021年7月9日至2021年9月30日,拟任基金经理为刘洁倩。刘洁倩曾是国泰基金产品研究主管,其2018年8月加入平安基金,曾任ETF指数投资中心指数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10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主要反映A股市场中相关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选择食品制造细分行业中规模较大和流动性较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该指数白酒板块占据六成,同时覆盖了乳品、调味品、食品等细分行业。
至于发行失败的原因,平安基金有关人士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今年中证食品饮料指数下跌14.21%,表现不佳,市场对该主题ETF缺乏一定信心。此外,目前市场上部分行业和主题ETT产品较多,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从去年底开始,市场上食品饮料主题ETF发行份额逐步缩水。”
“表面上这只基金发行失败和最近的市场风口相关,今年以来消费行业表现一般,不仅是消费相关的被动产品首发惨淡,一些有消费标签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新产品,同样不被市场认可。”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其指出,“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今年以来ETF产品竞争白热化,但实际上新增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这就导致基金公司的发行成本高企,自然也就会出现首发失败的现象。如果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也许将来ETF的首发失败,也会越发常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现在券商发行ETF的对价非常高。“高到离谱。”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门人士直言。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基金这只ETF的募集过程也十分曲折。虽然平安基金曾两次延长该基金的募集期限努力挽救,但最终这只ETF还是没能成功发行。
资料显示,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ETF于今年1月拿到批文,最初的募集期为自2021年7月9日至2021年8月10日。
但随后在8月4日,平安基金公告延长该基金的募集期到9月15日;而9月10日,平安基金再次公告延长该基金的募集期,这次延到了9月30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除了平安基金之外,今年以来还有招商基金、银华基金(博客,微博)、天弘基金、华安基金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食品饮料主题ETF。
目前已经结束发行的有3只,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只是招商国证食品饮料ETF,发行规模达到7.02亿元,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和华安中证申万食品饮料ETF的发行规模分别是3.27亿元和2.73亿元。
从募集期来看,这3只基金的募集期均不超过一个月,其中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募集期为8月30日至9月3日,只有5天。银华中证细分食品饮料ETF目前仍在发行中,该基金将在本月21日结束募集。
迷你ETF占比超10%
除了新发基金失败,老基金也在面临考验。
“当前ETF的分化显而易见,头部公司、主流产品、宽基赛道,甚至是一些热门主题指数相对应的产品,动辄大几百亿,强者恒强;而小产品以越来越高的成本来保成立,成立后过了封闭期一上市,投资者又走了很多,导致流动性每况愈下,逐步陷入清盘窠臼。”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受访指出。
从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按照10月13日数据计算,全市场共有58只规模低于5000万的股票型ETF,占比12%。
其中规模低于1000万的股票ETF有四只,兴业基金旗下有两只,分别是兴业中证福建50ETF和兴业金融ETF,规模分别为645.56万和825.5万,另外两只则是嘉实中关村(000931,股吧)A股ETF和富国创业板ETF,规模分别为763.05万和870.4万。
规模最小的兴业中证福建50ETF跟踪中证福建50指数,该指数选取注册地位于福建省的50家代表性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以反映福建省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其第一权重股为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其次则是兴业证券(601377,股吧)以及片仔癀(600436,股吧)。
事实上,兴业中证福建50ETF去年7月27日才成立,该基金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2.19亿元。彼时数据显示,一机构投资者持有兴业中证福建50ETF的基金份额占比达到55%。
不少ETF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已经走向清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已有8只股票型ETF宣告清盘,包括华安沪深300行业中性低波ETF、兴业上证红利(510880)低波ETF、富国恒生中国企业ETF、建信中证800ETF、华安MSCI中国A股国际ETF、南方中证500原材料ETF、南方中证500工业ETF以及易方达中证浙江新动能ETF。
孤注一掷的选择
红海之中如何寻求突破?
多家基金公司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均提及了布局细分产品。
“观察市场上新发行的ETF产品,都是一些很细分、很小众的主题或者行业,其实这些产品究竟有多少真实需求,是要再研究的。”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受访指出,“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ETF鲜明的先发优势。一些需求比较充分的赛道上已经有巨头把持,再要寻求突破,也只有布局细分产品这条路也许有可能性了。”
“有时基金公司新发ETF可能还是亏本的,但保不齐这只产品就可以坚持到最后,成为最大的那一个,所以孤注一掷也要去做。”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新发ETF较多集中在热点板块产品,以互联网、光伏、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经济、科技领域产品最多,其次是经典的食品饮料、证券方向;另外,周期方向有化工、稀土等产品落地,农业方向也有更加细分的养殖产品发行。
“更加细分是ETF产品的趋势,如光伏是新能源的更细分领域,养殖是农业的更细分领域,产品未来向更加细分的方向发展。此外,使用新模式的沪港深系列产品也在持续落地。”嘉实基金(博客,微博)有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ETF具有高效、透明、费率低的特点,是更先进的产品形态,是嘉实基金长期以来一直研究探索的重点方向。嘉实基金已经完成了从宽基到Smart Beta的产品布局,今年重点发力主题、行业的细分领域,包括互联网、软件以及稀土、游戏、新能源等方向的基金。”该人士指出。
除新发基金的布局之外,针对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是一个突破的重点。
“竞争的关键一方面是在新发布局,要做好指数和客户需求的研究,只有那些本身能够创造价值、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另一个就是要重视老产品的持续营销,哪怕先发优势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完全没有生存空间。”沪上一家公募基金产品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基金持营实际上是知易行难的行业痛点,ETF也是如此。目前也许有两条路径值得关注,一个是把握市场风口,另一个是增强产品流动性。”该人士认为。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提高ETF产品竞争力,除了提升管理能力和丰富产品线布局,还需要不断为客户设计优质的、中长期有望带来可靠收益的ETF产品,同时提升投后服务。”天弘基金有关人士受访指出。
(作者:姜诗蔷 编辑:李新江)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