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拉响!欧美发达经济体高通胀摁不住了?

财经
2021
10/15
20:31
亚设网
分享

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去年以来欧美各国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刺激措施自救。但在超宽松政策环境下,另一道警报已经拉响:全球通胀正卷土重来!

近期,美国、欧元区、英国相继公布8月份物价数据显示,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仍在高位运行。分析人士提醒,这将对全球经济长期复苏产生重要影响。

长短期因素共同推升通胀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超过5%;欧元区CPI同比上涨3.0%,英国CPI同比上涨3.2%,均刷新多年新高。与CPI相比,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更加明显,8月份,美国和英国PPI同比涨幅分别为8.3%和11.0%;7月份,欧元区PPI同比涨幅更高达12.1%。

瑞士再保险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分析,更高通胀率既是政策选择,也是各政府采取扩张和激进财政货币政策以应对疫情冲击的结果。政府重新制定财政规则,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规模空前的直接转移支付以应对疫情冲击,同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提供有史以来最低信贷门槛;央行亦表示,只要满足经济恢复增长需要,将容忍由此产生的通胀压力。

在短期的政策强刺激下,需求应声而涨,进而推升消费品和大宗商品价格水平。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美联储通过“降息+无限量资产购买”方式,向金融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并为家庭、企业及地方政府提供2.3万亿美元的纾困贷款,资产价格和通胀水平屡创新高。

而从更长期看,供需错配也加大了结构性通胀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邹子昂分析称,在需求侧,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叠加财政刺激,推高了最终消费品价格,通胀压力从下游向上传导,PPI和CPI同步走高。

在供给端,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供应能力下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甚至断裂,进一步扩大的供需缺口加剧了价格上升压力。例如,从CPI分项看,原材料和芯片短缺等供应链瓶颈叠加劳动力不足,是推高美国CPI的主因。

通胀警报短期或难解除

对于当前通胀走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高层近期在公开场合口径一致:“暂时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经济政策论坛上说,虽然截至7月份的12个月内,美国总体通胀率和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分别达到了4.2%和3.6%,但当前通胀的高企仍然是短期暂时现象。他提到,当前通胀高企由个别部门价格短期上升所致,伴随未来相关产业短缺状态缓解,价格也将逐步下降。

但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该理由缺乏充分且实证的支持。欧美国家疫情暴发,使得供给瓶颈加剧了生产端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快速抬升。而当欧美国家疫情得到控制后,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并未顺利实现同步回落。相反,旺盛需求端会开始支持商品及服务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

程实表示,从当前状况看,何时疫情能够完全得到控制仍具不确定性,很难断定高企的商品或服务价格一定能够随着供给产能恢复,短期内实现充分调整并快速回落。

吕昊旻、邹子昂亦判断,在供给收缩背景下,全球经济将面临长期通胀压力。新冠疫情冲击本质上是供给冲击,德尔塔病毒冲击进一步降低供给效率,加剧全球原材料和商品短缺,供给侧通胀压力将持续。例如,美联储9月最新发布的褐皮书显示,美国仍面临劳动力、原材料、供应链短缺等供给约束,相比8月情况进一步加剧。

德意志银行此前也曾警告忽略通胀将引发危机。该机构称,通货膨胀看起来是个短期问题,但实际可能持续存在并在数年后引发危机。德银甚至预测,当前激进的刺激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变化,将使通胀在美联储做好应对准备之前来临。

欧美高通胀连锁效应几何?

全球通货膨胀持续高位运行,将推进发达经济体未来货币政策转向进程。这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吕昊旻、邹子昂表示,融资环境收紧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主要央行跟随缩减货币刺激,带动金融条件收紧,融资环境恶化。中小企业、低评级企业再融资成本增加,信用违约与破产风险加大,进而抑制投资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融资将面临较大压力,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将受到掣肘。

“俗话说水涨船高之时终有水落石出之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近期亦在公开场合发出警告,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出现转向预期,部分国家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通胀加剧等多重压力,金融脆弱性上升。

“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复苏。”周亮表示,中国将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着力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货币信贷增速保持合理水平。

(文章来源:国是直通车)

文章来源:国是直通车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