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起,富邦华一银行持续深耕台资企业和台籍个人,通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助力台商台胞在大陆更好地发展。
经历20多年的业务稳健发展,如今富邦华一银行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截至去年底,富邦华一银行资产总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民币,约占大陆台资银行总规模的48%,26家营业网点遍布中国大陆12个城市;去年税后净利同比增长32%,各项业务均位居台资银行前列。
“这背后,是富邦华一银行始终秉承最大的业务特色——服务台商与实体经济,通过全方位的卓越金融服务架起往来两岸台商台胞的金融服务桥梁,成为最懂台商的外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行长陈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直言。
在他看来,台资银行与大陆本土银行存在天然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但这恰恰给台资银行在大陆市场发展创造巨大发展空间与业务互补优势。尤其是近两年大陆金融市场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正进一步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特别在放宽行业准入、股东限制、投资范围等方面赋予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因此富邦华一银行将积极融入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基于自身特质和资源优势,更扎实地提升服务质效。
“未来,富邦华一银行将继续聚焦主业同时,把握好金融扩大开放的政策机遇,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整合两岸客户基础及业务资源,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陈峰强调说。
Q1
《21世纪》: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对富邦华一银行带来哪些新的业务发展机遇?陈峰:过去三四年,全球发生了挺多事情,比如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爆发等,都对全球贸易、资本流动构成较大的挑战。某种程度而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是少数能促进全球要素市场流动的政策措施。对富邦华一银行而言,无论是服务跨境金融、跨境资本流动与跨境贸易,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Q2《21世纪》:随着中国与全球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紧密,跨境金融服务的业务拓展空间日益广阔,富邦华一银行围绕着跨境金融服务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陈峰:从2000年中国加入WTO起,出口一直占据中国GDP较高的比重。但2015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从贸易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这个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此外,近年中国也从全球进口大量优质商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趋势,企业有新的供应链模式,包括境内境外双向。比如在进口方面,我们看到中国水果进口国家日益扩宽,以往是北美,现在是南美、非洲都有进口,需要银行协助相关贸易商重新打造新的供应链;在出口方面,我们看到中国越来越多高技术产品正远销海外,比如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等。
富邦华一银行的一项优势,就是服务大量涉足服务贸易、精密制造领域的台资代工生产企业,可以支持这些企业构筑从生产、到物流、再到卖场终端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提供配套相应的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协助进出口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Q3
《21世纪》:如今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都争相加大跨境金融服务的布局,令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富邦华一银行将如何巩固自身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的业务优势?
陈峰:富邦华一银行在这方面的业务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拥有先天的客户基础,具体而言,台商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代工生产、服务贸易拥有极强的优势,我们可以为这些台商企业开展上下游延展的跨境金融服务,构筑自身的业务优势;二是具有语言文化优势,我们很多员工既精通英语,又熟悉中文,可以与跨境金融服务不同环节的各国人士沟通,更高效地解决跨境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三是金融科技的优势,我们还加大金融科技应用的投入,可以让以上的先天客户基础与语言沟通两大优势,有了落地的场景和应用的平台。
Q4
《21世纪》:随着金融科技日益普及,富邦华一银行围绕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服务体验提升与应用场景多元化,做了哪些尝试并取得哪些成绩?
陈峰:过去7至8年,以ABCD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科技在中国大陆发展特别迅猛,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支付结算,二是消费信贷。
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科技的应用,则主要在于突破和改变,进一步增强业务操作效率,给予用户更卓越的金融服务体验。
富邦华一银行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推出线上营业厅,为台胞用户提供台胞证更新等远程服务。此外,我们基于金融科技技术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融资。以往,处于供应链中间环节的企业要获取上下游企业信息数据,是相当麻烦的。现在通过金融科技,我们借助底层区块链技术,连接了政府大数据,将很多上下游企业信息成功打通,于是我们的供应链融资不再依托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是以商流、货流、现金流为基础提供供应链融资。
我们还推出了智能客服,这个智能语音机器人能契合台籍客户的对话沟通习惯与业务操作特点,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这背后,是我们融合AI+RPI大量算法与知识库,令智能客服具备深度学习能力进行自我更新。未来,我们还计划推出闽南话的语音机器人,更好地服务台胞客户同时,将越来越多业务迁移到线上运营。
Q5
《21世纪》:您之前提到富邦华一银行在大陆市场的发展,要做到公司业务投行化、零售业务线上化、人才发展融合化、技术应用场景化,目前这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挑战需要解决?
陈峰:在公司业务投行化方面,我们是地方政府债承销团入团数量最多的外资银行,也在非银行金融机构银团业务的市场份额占据前列,过去两年,有台资企业在大陆资本市场上市,我们基本都是它的账户保管银行。
在零售业务线上化方面,我们推出了线上营业厅,自建了基于线上的风控模型与风控平台,甚至具备往外输出的能力。
在技术应用场景化方面,我们除了积极布局C端智能化金融服务,还在上海主要的创意园区通过从支付、结算到融资的一整套金融服务。
在人才发展融合化方面,我们应该是在中国大陆市场雇佣台籍人士最多的一家银行,也为台商二代提供创业培训,同时吸纳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各方面人才,形成融合发展。
若说到挑战,我个人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人才储备能否适应银行业变革发展新趋势。比如在公司业务投行化方面,客户经理与银行审批管理部门都必须对产业发展趋势非常了解;在零售业务线上化方面,客户经理需具备产品经理思维或互联网科技背景,能迅速捕捉到新的零售业务线上化应用场景,提供更卓越的金融服务体验;此外,中国大陆市场各地风土人情不一样,我们还需要熟悉当地金融环境与最新技术的人才,更好地拓展市场。
Q6
《21世纪》:一直以来,大陆始终高度关注台湾企业入驻投资建厂并发展业务,富邦华一银行是如何牵线搭桥,为在大陆发展的台资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陈峰: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建厂,分成两个阶段,上一个阶段是在十多年前,他们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化工、制造业、快消品等出口代工型工厂,其主要金融需求是厂房建设融资,资金账户设立,以及对员工的相关金融服务等。
过去数年,随着大陆人力成本走高,有些台资企业将工厂迁往东南亚等低劳动成本国家。但从2019年起,特别是疫情爆发后,越来越多台资企业都将工厂迁回大陆,形成了赴大陆投资建厂的新浪潮。究其原因,一是大陆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让他们看到大陆市场具有广阔的终端消费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大陆市场率先恢复且疫情防控措施见效,减轻了他们的运营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台商重回大陆投资建厂的模式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前他们都是独资台商企业,现在很多是混合所有制,即他们与大陆一些企业合资建厂。因此富邦华一银行可以凭借多年在大陆市场的经营经验,从中牵线搭桥。比如,很多台资企业在芯片研发制造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且大陆相关企业对芯片产业的投资兴趣相当高,我们为双方合资建厂,以及相关合资企业构筑更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升级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Q7
《21世纪》: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纷纷前往大陆发展,作为一家台资背景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为台胞提供哪些金融服务,让他们在大陆更好生活发展?
陈峰: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陆的台胞人数达到数百万,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服务机会,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给台胞客户提供高效综合的金融服务,让他们在大陆生活、创业、事业发展都没有后顾之忧。
事实上,富邦华一银行还是少数运营信用卡的外资银行机构,牌照相对完整。此外,我们在大陆12个城市有业务网点,可以给台胞,以及外籍人士提供相对便捷的金融服务。更重要的是,很多台胞、外籍人士所需的金融服务涉及跨境业务,如今,富邦华一银行一方面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丰富操作经验,一方面通过金融科技提供线上便捷高效服务,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各项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我们还看到,随着大陆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与南向通,也给外籍、台籍人士带来更多元化的、与国际接轨的财富管理选择,这对外资银行拓展财富管理业务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Q8
《21世纪》:随着中国大陆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未来绿色金融在中国大陆将呈现多大的广阔发展空间?富邦华一银行将如何布局?
陈峰: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工业基础,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资源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是一种挑战,又是一重大机遇。
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意味着大量投资与信贷机会的涌现。比如生产工艺设备的改造,厂房重建(更加环保),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举个例子,中国是燃油汽车消费大国,但在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各个城市里,这涉及到电池更换,电池回收等业务,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都将涉及到旺盛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可以提供相应银团贷款,既分散信贷风险,又能更好地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此前,富邦华一银行已在大陆参与过众多环保领域的银团融资,包括垃圾发电,污水处理等。
此外,我们还对电动车或助力车的下沉市场给予金融支持,比如大陆很多县城民众存在5至10公里的出行,骑自行车有点远,开汽车又觉得近,这个市场空白正好可以用更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与助力车填补,从而推动大陆城镇出行领域的碳减排。
Q9
《21世纪》:此前富邦华一银行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框架,能否介绍这个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未来富邦华一银行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方面会有哪些业务布局规划?
陈峰:此前,我们聘请了外部顾问,从集团层面到富邦华一银行内部运营,对存量业务做一番检视,从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推动绿色信贷资产的全方位替代。我们内部希望这个时间不要太长,未来在一定的时间内,逾80%的大陆信贷与投资,都将符合绿色金融的标准。
此外,我们还希望增强对某些重点产业的信贷支持,比如,刚才提到的出行领域,从新能源汽车,到4.5吨以下的新能源轻卡,再到4.5吨以上的新能源重卡;从电池到主机厂,再到电池回收再利用,以及运力管理,都能通过投融资支持,搭建一个闭环。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积极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这也是我们以往的优势,因为我们服务了大量台资制造业代工企业,他们都有着厂房改建,设备改建等绿色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Q10
《21世纪》:近年富邦华一在大陆市场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未来还会有哪些新业务布局和突破,提升富邦华一银行在大陆市场的业务份额与金融服务品质?
陈峰:目前,富邦华一银行具备了一定的业务牌照完整性,已初步形成了业务网点的布局,可以给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及台胞个人提供相对完整的金融服务(包括众多跨境金融服务与外汇服务)。此外,富邦华一银行还在大陆市场发行过二级资本债、金融债、同业存单;还成为台湾首家发行人民币计价宝岛债的银行,拓宽了资本补充渠道。
未来,富邦华一银行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布局,促进大陆市场业务的持续蓬勃发展。一是持续促进台资企业与大陆产业链的融合,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这种融合将迸发巨大的经济活力与发展前景;二是在某些大陆经济发展急需和新兴的产业加大信贷支持,比如台资的农机制造具有相当优势,以金融之力促进农机制造方面的产业融合,支持大陆农业振兴;三是随着大陆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需要引入更多全球资本与优质企业入驻,我们既能协助优秀台资企业前往大陆发展,为登陆大陆资本市场做准备,还能为大陆各类产业拓宽募资渠道等;四是助力大陆零售金融业务的良性发展,无论是信用卡发展,还是民众财富管理发展,台湾很多金融机构在以往都有成败教训,这些有价值的经验可以与大陆市场发展相结合,助力大陆零售金融业务走得更好更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