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LNG价格较低位涨七八倍 建议必要时对国内气价、热价进行适当调整

财经
2021
10/18
08:34
亚设网
分享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LNG价格较低位涨七八倍 建议必要时对国内气价、热价进行适当调整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今年以来,英国天然气批发价格已上涨超过250%,仅8月以来就上涨70%……

7月,仅有13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抵达欧洲,欧洲天然气储存量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

冬天即将到来,在这个当口,气价大涨却成为席卷全球的关键词。

在欧洲,荷兰和英国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电价也不断飙升;而在亚洲,近期液化天然气价格重要指标刷新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日本、韩国两大进口国也掀起了天然气抢购潮。

过去一直带着“低价”标签的天然气,为何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上涨?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涨价,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就上述话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以下简称NBD)对能源研究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进行了专访。

涨价原因:恐慌型购买加剧价格上涨

NBD:在您看来,当前全球天然气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的关键原因何在?

周大地: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导因素。一是一些西方国家带头大规模发行货币,与此同时,这些西方国家国内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生产,也就是说,他们会拿着这些“票子”在全球范围内买东西。这种大规模发行货币自然就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由于这些西方国家的货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这种通货膨胀一定会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且这种通货膨胀首先会表现在天然气、石油、煤炭等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生产商能获得好处,因此他们会觉得“何乐而不为”;二是去年全球范围内疫情非常严重,今年虽然有所反复,但从目前情况看,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要逐步放松防疫措施,交通用油、工业用气等方面的消费有恢复趋势。这两个因素叠加,对当前天然气价格走势就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当前能源市场的价格引导机制对天然气价格上涨也有明显影响。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市场的价格走势主要看未来趋势,根据当前的情况判断,未来能源消费肯定会上涨,而能源生产却不一定会有大幅度增长。从这一点来看,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价格受到期货市场的引导尤其明显。石油市场是典型的期货引导,天然气则是既受现货价格影响,也受期货价格引导。

期货价格的引导会进一步放大供需之间趋势性变化的幅度。比如说,对天然气的需求可能增长2%,但体现在价格上可能会上涨20%~30%。卖方通过不断价格探索,探寻买方可能承受的最大价格上涨幅度,这就是期货定价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领域很可能出现“跟风购买”的状态。比如说,市场上的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了10%~20%,买方是否要行动?在很多情况下,买方会跟着购买天然气,因为他们可能会担心未来天然气价格上涨幅度将超出10%~20%,如果现在不买,那么今后天然气的价格或许会涨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样一来,就放大了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趋势。这可以说是一种恐慌型购买行为。

上面我们也提到,一些西方国家带头大规模发行货币,这样一来,市场上的“活钱”也非常多,投机性会比较强。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储蓄的收益率非常低,为了保值,握有大量流动资金的人自然会把流动性投向股市、大宗商品等可以吸引热钱的地方,而不会存在银行。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除了天然气涨价,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多数基础原材料也在涨价,芯片等关键元器件的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乃至出现普遍缺货。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形成了各类大宗商品的普涨态势。

在上述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再加上作为北半球天然气消费高峰期的冬季马上来临,就更加剧了天然气价格整体上涨。

涨价现状:LNG涨幅高于管道天然气

NBD:我们注意到,近期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周大地:首先,当地天然气终端价格呈现的是“随行就市”状态。价格并不是一直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只要市场上的天然气价格一上涨,社会上具体使用的天然气价格就受到传导影响;其次是欧洲当前天然气用于民用的比例很高,一方面主要用于冬季采暖,基本上不存在烧煤采暖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发电领域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如果出现天然气等燃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会对当地百姓过冬有明显影响,同时,对欧洲国家来说,天然气价格上涨,电价也会跟着涨,两方面因素叠加,欧洲百姓为了过冬可能要多花上千欧元,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NBD:在您看来,当前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是否会扩散到全世界其他区域?

周大地:在我看来,虽然新闻报道上看欧洲国家对天然气价格上涨反应比较强烈,但其实从气价上看,不一定是欧洲国家涨得最厉害。

欧洲国家主要依靠的是管道天然气,但从当前的市场价格来看,最贵的还是液化天然气(LNG)。

有人测算过,如果把LNG的热值折算成等量汽油的话,当前LNG的价格相当于油价上涨到200美元/桶的水平。不少地方的LNG价格已经比之前高出了七八倍。

而LNG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亚洲特别是东亚。像日本、韩国等国家及一些地区,其天然气供应主要依靠海运的LNG。日本是一个岛国,不具备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条件,韩国也受地缘政治等影响很难铺设天然气管道,所以只能依靠LNG。

事实上,LNG之所以真正能够形成商业市场,主要是靠日本和韩国拉动,因为天然气发电效率高,而且相对干净,居民生活也需要燃气。当然,LNG的价格本身就是各种天然气里最贵的,即使能够做长期协议价,对降低价格效果也比较有限。

对我国来说,我们的天然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俄罗斯或中亚来的管道天然气,这部分天然气主要是长期协议价,不大可能出现短期内迅速上涨的情况,而且管道天然气的价格大多数情况下也比LNG便宜;二是我国通过各个港口进口的LNG在天然气来源占比中比较高。因此,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企,特别是LNG价格高企,还是会对中国天然气供应尤其是冬季供气产生直接的影响。

价格传导:国产气难消化进口气上涨

NBD:当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形势如何?面对全球性天然气价格上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周大地:当前我国的国产天然气约占到天然气总体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剩下的都是进口天然气,大约相当于整体消费量的40%多。

而在这40%多的进口天然气中,又大概有一半是长协价格的管道天然气。它的价格传导会比较滞后,但也不可能避免。毕竟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再维持之前较低的协议价就基本上是“白送”了,所以天然气的供应方一定会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事实上,这种长协天然气本身也有调价机制。

从一般情况看,国产天然气对缓解国内市场整体气价上涨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国内天然气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上升。不过,目前我们已经有近一半的天然气来自国外,进口气价如果出现大幅度上涨,我们也无法消化这么昂贵的进口天然气价格,很难阻止整体天然气价格上涨。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认为,当前的气价、热价还是有必要进行调整、变化。

短期来看,我们的电价恐怕不可避免要上涨,我们的热价也应该要有相应的变化。冬季即将到来,我们有保供的需求,不能影响到基本民生用气,群众的采暖质量需要得到保障。

而要保障民生,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补贴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补贴资金归根结底还是通过税收等各种方式征收上来的,也是大家一起贡献出来的。我国也不可能通过“印钞票”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制造出通货膨胀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在煤炭领域,因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煤价上涨,电厂一方面买不起高价煤,一方面电价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如果不对电价进行调整,那么对电厂来说,多发电就意味着多亏损。同时,冬季进入供暖期,如果供热价格还继续维持在低位,那么多供热也意味着多亏损,只能依靠补贴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很好地引导这种价格短期波动,确实还是要多想一点办法。

我们要看到,当前天然气价格上涨有输入性通胀的背景,因此我们就要在输入性通胀的“隔离”上下功夫。

现在,我们的出口顺差很大,维持了世界上大量二级、三级产品的供应。在此过程中,我们大量进口铁矿石、有色金属、石油产品等基础原材料,生产出了大量制成品。而在基础原材料价格涨得如此之高的时候,我们是否还需要维持大规模的制成品出口就需要重新考虑。尤其是某些领域的制成品出口可能还有一定补贴,在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种状态就不太符合经济规律了。

应对策略:汽车电动化减少油气进口

NBD:近期,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接连上涨,是否会对我们推进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周大地: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源安全问题。就当前情况看,化石能源的能源安全痛点已经不再是“有没有”,而是“贵不贵”。

从历史上看,由于军事和地缘政治矛盾,全球范围内能源禁运和断供的情况的确发生过。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欧佩克国家对欧美国家和日本推动了所谓的石油禁运,曾经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因为这些欧美国家石油主要依靠进口,也没有很多储备。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油价一下子就抬高了三四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后来经合组织就牵头成立了IEA,也就是国际能源署。成为这个组织成员的经合组织国家,如果石油依赖进口,那就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石油库存,即不低于其90天石油进口量的石油存量。这样一来,如果石油生产国搞石油禁运,对石油进口国可能就不会再造成那么大的冲击。在物理上切断石油供应的情况至此就很少发生,能源安全“有没有”的问题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而在这之后,能源安全的关键就在于“贵不贵”,只要肯花高价,就一定能买到能源,但是这么高的价格对许多用户来说是不能承受的,会产生很大的经济负担。以现在的情况为例。长期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大幅波动中,现在长期低于石油价格的天然气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上涨,LNG的价格甚至还超过了石油价格,这样一来,对用户的经济影响就非常直接。这也意味着化石能源的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经济安全上。如果出现大幅度的基本燃料价格上涨,就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大家有更强的动力去做新能源的替代?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因为气和煤不够用,主张回过头去再大力发展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把能源短缺的责任怪到能源转型和发展低碳能源头上;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用得还是不够多,没有能够稳定地大幅度替代化石能源,所以在全球通胀的压力下,化石能源的价格自然而然“蹦”了起来。毕竟,石油和天然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它不可避免会出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而对风、太阳光收费显然是不可能的,风能和太阳能(000591,股吧)也很难受到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NBD:目前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又会对各个国家包括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形成哪些影响?

周大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还是需要一步步走,我们不可能说今天一着急,就马上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进程,来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需要用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基本上替代掉化石能源,但我们做不到今年煤、气价格上涨,就马上把这些传统能源替代掉。

当然,化石能源还是会受到资源的限制,而且会受生产能力或市场波动的重大影响。因此,从原则上说,我们还是要加快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技术配套工作。比如说,我们的电动汽车使用如果比较多,那么我们进口的石油就会相对比较少。这个逻辑在天然气领域同样成立。同时,一旦我们的天然气用量减少,进口压力也会减小,对世界市场来说就会形成一个重大的信号——我们的天然气进口量不再增长,甚至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天然气价格的炒作碰到了“天花板”,没法再继续涨上去。而且这不一定要等到30年以后才见效。

我们的能源革命也要加快,节能减排、节能降耗要抓得更紧。这需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依靠大量出口低价的高耗能产品拉动经济,要推动生产的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于发展高附加值行业。

在全球出现资本泡沫和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沉迷于出口高耗能的低附加值产品,挣“打工钱”。可能出口这些高耗能产品会取得5%的利润率,但别人光靠“印钞票”就能获得10%甚至20%的利润率,这样一对比,可以说是相当不划算的。

有些观点可能觉得,同之前“生产一吨钢的利润买不了一瓶矿泉水”的低附加值时代相比,我们现在生产的制成品利润空间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要注意到,我们多数工业制成品领域依然并非是高附加值行业。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发展服务业等行业,利润率还是要高得多。我们过去鼓励某些来料加工等低附加值出口行业的政策,比如说出口退税、投资优惠等,也要作出调整。

我们的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也需要下决心加以控制,不能依靠普遍限电甚至“一刀切”停电的方式来解决。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强调,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结合近期应对电力、煤炭供需矛盾的情况,深入测算论证,研究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会议也为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定下了基调。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