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公布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基于2020年数据,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19家银行入选。
入选银行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表示,入选标志着该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压力也是动力。一方面,说明经过长期持续努力,该行已经具备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行需要满足更高的监管标准和要求,持续提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在防控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分析人士认为,后续,各家银行需要进一步转变理念,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持续提高风险缓冲和损失吸收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断提升资本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经营行稳致远。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10月15日发布。“《规定》对入选银行现阶段的影响不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除了尚未上市的广发银行,18家银行三季报公布的9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超过第三组并达到第四组(附加资本要求1%,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的监管要求。
兴业银行表示,对入选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早有预期,已预留了相应的资本“安全垫”。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0%,高于监管要求,资本“安全垫”充足;该行杠杆率为6.63%,远高于监管要求。附加资本和附加杠杆率要求实施后,现阶段没有资本缺口。
“首批名单中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达标压力不大,但在满足实际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个别银行仍有资本缺口待补充。”温彬分析认为,银行一般会在监管要求之上,再主动留存一部分资本作为缓冲,避免资本充足率紧贴监管红线,如果在8.25%(即第三组要求)的基础上再加1个百分点,即以9.25%为底线衡量名单中银行资本充足情况,19家银行中有9家银行尚未达到这一底线。
“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良核销和处置力度加大,造成部分股份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在盈利能力放缓、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有限以及未来不良处置力度可能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大其资本管理压力。
对于银行面临的资本管理压力,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师廖志明认为,可以通过IPO、可转债(转股);配股(上市公司)、增资(未上市)、定向增发等外部工具进行补充,也可通过利润留存的方式进行内生性补充,同时,银行可以注重发展资本节约业务,推动轻资产转型。
普华永道有关研究人士认为,银行在开展各项业务的同时,需要将潜在的合规约束纳入考虑,平衡经济效益以及资本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手段与措施,前瞻性地管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得分、应对附加资本压力,在业务稳健有序发展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合规管理工作。
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的一项重要工具,《规定》明确了恢复计划与处置计划(又称“生前遗嘱”)。按照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制定详细的恢复与处置计划,并每年更新恢复计划,每两年更新处置计划。
这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恢复计划需详细说明银行如何从早期危机中恢复,确保能在满足事先设定的触发条件后启动和执行。处置计划需详细说明银行如何在无法持续经营时安全、快速、有效处置,保障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王一峰表示,“通过恢复与处置计划的制定和审查,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全面梳理风险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透明度、降低复杂性,提高自救能力,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恢复处置计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化工程,对银行的业务流程、数据、系统等均有较高要求,在制定和应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为此专家建议,入选银行应高度重视数据分析在恢复与处置计划制定中的作用,通过收集机构、条线、财务、风险、IT系统情况等多维度数据,形成对银行由外到内、从业务到管理的辐射。
(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