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区块链日报(上海,记者 张洋洋)讯,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罗湖开始首次大规模公测。一年以来,定位于M0(主要用于零售支付)的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扩容,多地已出台规划争取纳入试点地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场景的拓展和功能的增加,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定位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在此前两批试点城市基础上,未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将会进一步扩容。
C端+B端,场景加速扩容
去年10月份,深圳罗湖区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这次活动正式拉开数字人民币大范围公测序幕。
此后,包括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陆续开展如“数字王府井(600859,股吧)冰雪购物节”、“五五购物节”等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
据《区块链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3日,8个试点城市共开展了16轮红包试点活动,发放近3亿元红包。(如下图所示)
其中,2020年12月苏州的“年货节京东专场”,是数字人民币首次引入线上消费场景,这也标志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
一系列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正助推数字人民币迈向更广泛场景。
除面向C端用户的各种主题活动之外,数字人民币还在B端场景扩容。
如京东已经使用数字人民币向两家供应商支付了货款,并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跨行结算。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斌也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在合规前提下,将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延伸至政务缴费、企业贸易、跨境支付等领域,探索平台交易新场景。
根据央行的研发设定,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
那么,B端场景应用是否与M0定位相矛盾?
中国上海自贸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向《区块链日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从2014年到现在,整个发展过程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其功能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变化。
“刚开始定位于M0,但是随着未来场景的拓展和功能的增加,未来数字人民币有可能不完全定位在M0。而且从现在试点的情况来看,有些试点场景启示已经突破了M0的定位。”刘斌称,只能说,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定位在不断发展完善,这个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银行、运营商、科技公司“抢滩”
在场景拓展上,除了政府直接下场发红包,银行、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机构也渐次进入,与官方一道开掘数字人民币的想象空间。
数字钱包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和触达用户的媒介,是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最可感的一环,也是各参与方发力的着力点之一。
作为主力军,各大商业银行不仅用软钱包来花式拉新;随着试点逐渐深入,还设计出多种形态的硬钱包。“软硬”结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助力数字人民币贴近生活场景。
目前,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银行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两家民营银行,已研发出包括纸质卡、可视卡、指纹卡、耳机壳、手表、手环、手套等在内的多种硬钱包载体。
日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家电信运营商也上线了各自的数字人民币钱包。
根据推广层次和不同银行钱包的适配性,数字人民币也在京东、美团、滴滴等多个互联网场景使用。
去年12月,苏州“双12苏州购物节”,数字人民币首次线上消费场景即是在京东商城实现。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共享单车骑行费用,是美团近期的尝试,利用美团单车,帮助数字人民币下沉至“最后一公里”的骑行场景。
互联网科技公司是To C“大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C端用户和场景,技术、场景和用户是其“长板”所在。这些企业入场,更像“连接器”、“加速器”,帮助数字人民币在公众生活中得到凸显,赋予数字人民币应用更多可能性。
多地争取纳入试点
去年4月,央行公布第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2020年11月开始,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格局。
近期,天津、广州、义乌自贸试验区等地纷纷表态,将推进申请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
刘斌认为,在此前两批试点城市基础上,未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将会扩容。对于试点城市而言,提前参与,对当地金融产业发展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带动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
对于数字人民币而言,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通过试点可以获得更多的场景,作更多的应用探索,跟地方政府的合作,能够调动地方资源来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发挥地方积极性,形成一种更好的推广模式。
未来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是重要场景,比如义乌在国际贸易方面比较发达,参与试点,对于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也会带来一些好的应用场景。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