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熊昱洲,硕士研究生,2015年7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21年1月26日担任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26日担任嘉实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经过前期回调,新能源板块是否已调整到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有何最新进展?板块估值是否合理?“缺芯”问题已边际向好?长牛股票有何特质?对此,嘉实基金基金经理熊昱洲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熊昱洲表示,长牛股票的特质是供给端差异化,产品别人做不了,或者有成本优势,这样的股票往往会走出长期牛趋势。“缺芯”问题边际已经有向好的迹象,一方面产业链明显扩产支持,另外国家也在打压囤积居奇的行为。其表示最看好的是中游环节,除了个别公司外,中游整体估值和预期都还在风险收益比比较合适的位置上。
以下为文字精华:
1、嘉实基金熊昱洲:长牛股票的特质是供给端差异化
主持人:现在全球范围内似乎都感受到能源告急的情况,对于新能源是不是一个机会?
熊昱洲:机会肯定还是会存在的,毕竟像新能源它是有一个低碳产生能源的能力,应该也是全球鼓励的。这当然肯定有一个节奏波动的问题,如果要把整个全社会碳排放下降,必然传统的化石能源占比是要往下走的。但客观来讲经济在修复期,各行各业对于电和能源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也不能够短期控制太激进。经过这次能源危机之后,全球都形成一个共识,方向上一定要控制,要有一个节奏控制的点,这个点就对整个新能源长期健康发展很重要,会形成更加良性而且更加稳定的发展。
主持人:供应链压力存在哪些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不同的子赛道有什么影响?
熊昱洲:相信大家也知道“缺芯”,“缺芯”是对整个汽车包括新能源产业链生产环节是有很大影响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很多个零部件构成的,这些零部件缺一块车就开不动,是木桶最短板的原理,这个最短的板就持续制约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
同时中游、上游产业链的成本有明显的上涨,这对于今年的行业发展有一定的拖累,但是要知道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新9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大概是35万多台,一年前也就是10多万台的概念,2020年全年行业销量也就是100万台出头,这个行业还是有很高销量的增长趋势。
熊昱洲:现在渗透率中国已经在20%,每新增五辆车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欧洲例如德国的渗透率是30%,像瑞典是50%多,挪威是92%的渗透率。就是从各种各样的趋势来说,这个行业是在各种各样的负面因素影响之下依然做到这么大的销量,这么高的渗透率的趋势,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电池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占比非常高,接近40%,车企涨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力电池原料在持续的上涨。进入4季度随着气候变冷,很多的原料厂商或者矿场,产量会随之减少,原料供给会更加的紧张。下游很多材料厂进入采购补库存的时节了,成交的价格会持续的攀升,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原料的紧缺不能很快的缓解,会不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熊昱洲:这跟大家的认知有一点点差别,这当然也是美国电动车龙头企业CEO亲自说过的,锂这个资源全球是不缺的,储量很大,只是低成本2、3万就能够开出来的量比较少。在现在价格体系下,供给增量比较明显,但现在产业链还在纠结,是不是要开出这么多。拉到年度级别的周期,我们就会看到供给会持续出来。
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点,一个长期长牛的股票它本质的特质是供给端的差异化,也就是你做出来的东西别人做不了,或者做同样的东西你成本比别人低很多,有这种趋势的往往会走出长期牛的趋势。
资源从逻辑上来讲差异化是比较小的,所以这是一个大的判断,只要在这个价格上继续维持一段时间,新的供给就会源源不断开拓出来,这也是过去一轮行情明显周期性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对原料紧缺的事情长期来看并没有那么担心。
2、嘉实基金熊昱洲:“缺芯”问题边际向好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另外一个紧缺的东西,那就是芯片,您看现在缺芯的状况这么严重,短期之内会解决掉吗?
熊昱洲:边际已经有向好的迹象,从大面上来看,汽车用的芯片量是最短的一个半,但从大面来看芯片是成熟制程,28纳米或者更长的纳米不是先进制程,就意味着它扩产是容易的。
熊昱洲:紧缺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另一方面新闻中也报道囤积居奇,很多经销商在中间囤货加价800倍卖给整车厂,整车厂不买也得买。一方面产业链是在明显扩产支持的,另外国家也是各种各样打压囤积居奇的行为。
主持人:新能源板块经历一波调整,这个调整到位了没有?
熊昱洲:我们更多是看长期的方向,长期方向先说行业的运行状态,最新这个月电动车占整个新车销量的20%,2020年这个数字是5%。国家规划是2025年做到20%,结果今年9月就实现了,行业渗透率提升确实非常大。
同时,大量的车企规划新的车型,往后来看渗透率的增速会走的非常非常快。因为从过去的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来看,基本上渗透率突破10%以后,渗透率的趋势往往是加速的。很多行业都是类似的情况,像当时中国的智能手机2011年时候还是10%左右的渗透率,到2013年上半年就70%。
主持人:新能源车板块前期的涨幅挺高,现在是不是有估值的压力?
熊昱洲:从板块的业绩趋势来看,整个电动车的中游环节普遍估值水平大概是明年的40倍左右的PE,是什么概念?这个行业在2018年行业很差的时候大概也能给到35倍左右的PE,核心的原因不是静态很便宜,而是动态业绩的增速和幅度可能是远超预期的。
刚刚说了行业端就算渗透率不增长,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也就意味着2022年销量是2020年销量的4到5倍,板块的业绩大的面上来看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当然带价格弹性的另说,如果价格基本稳定,跟着行业销量走的,份额基本稳定,也就意味着你业绩是2020年的4到5倍,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去算,如果按照2020年业绩4到5倍算一下这个板块的估值是什么水平?
我相信实际上比测算出来还要再低一些,因为我刚刚说了,对于中游环节明年40倍的估值,很多时候是按照产能来算,并不一定按照需求来算,还是有一定逻辑趋势的,这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估值我们始终要去动态看未来,因为像我们团队姚总过去投过百倍的股票,我研究生涯也推荐过10倍涨幅的股票,从任何一个时间点往前看它都涨得多,它看都是估值比较高,但更重要的是后续业绩的趋势增长的幅度、增长的确定性、竞争格局。
供给端的差异化很重要,就意味着它能够持续不断的把估值消化下来,能够持续的动态很便宜,然后才会形成那么大的比较大级别的涨幅,这是最最重要的。动态其实是有一个爆发式的业绩增长,使得其估值会下降到很低很低的水平。
3、嘉实基金熊昱洲:看好产业链中游环节
主持人:刚才提到新能源车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比较看好哪方面?
熊昱洲:我们最看好的是中游这个环节,供给端是有一定差异化了,上游在于它的价格,预期是在比较高的位置,而且我们刚刚说到它供给端的差异化看不了那么明显,对于这个板块还是有一定泡沫的。下游的整车端,我们觉得它是属于结构性的泡沫,有一些资产应该是说被大家预期打的比较充分,而中长期业绩爆发力到底怎么样是没有那么确定的,当然里面也有一些很好的公司,可能预期也在比较低的位置,有可能后面的电动车的销量是有比较好的爆发力,我觉得这就要个体分开去看了,但是从一个大的面上或者大的细分板块来看,我们觉得是整个中游除了极少数个别公司之外,整体估值和预期都还在风险收益比比较合适的位置上。
主持人:包括上次我记得姚局来的时候也说到现在新能源车整车还是属于草莽竞争的状态。
熊昱洲:格局未定。
主持人:我知道最后鹿死谁手,现在竞争激烈吗?
熊昱洲:竞争非常激烈,你看到很多新企业都想进来,很多跨行业的人都想进来,在里面传统的每一个都想转型,往新能源方向努力,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从整个行业来看,包括如果我们复盘整车在传统车时候的历史,也是竞争非常非常激烈的状态,所以这是最大的点。整车环节我们从商业模式的本质来看,长期都是一个竞争比较厉害的点,当然现在有一个大的变化,这个大变化未来会带来新的机会,就是真的智能化能够把差异化做出来,可能就使得未来集中度、未来行业会发生变化,但是真正赢家可能还没有那么确定,所以这是一个点,除了某一两家我们看着还可以,其他的能不能走出来有很大不确定性,这是最大的一点。你要是赌对了赔率很高,但这阶段概率并没有很高,所以比较合适是在预期比较低的位置有一定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一些被大家认知没有那么充分的公司。
主持人:刚才小熊老师讲整车的时候我就想是哈,现在传统的车企做新能源车你会觉得它有完整的产业链,非常有自己市场上的积淀,互联网造车未来智能化是不是还得看它们,它们能够造出软件和系统,确实是格局未定,也充满了预期。
熊昱洲:也充满了机会,这种机会就是有上有下。
主持人:您觉得做软件和做硬件,哪一个成功可能性更大?
熊昱洲:这在于未来消费者更在意软件还是硬件,大家要用钱投票。从过去趋势来看,其实传统车企很早就在做电动车了,但一直没有卖出很大的量,这次5%到20%的渗透率,一方面就是低端车去替代原来的低速电动车有那样一个大的渗透率,再就是高价值20万、30万,通过软件企业把智能化做的特别好完成渗透。
从投资者投票来看,目前趋势好像是软件更重视,当然这个东西随时也会发生变化,消费趋势好像每个人都能说上一两句,但每个人都代表不了市场上人的想法。所以我们说是有很高度的不确定性的点,但是最重要的点就是在投资者就是不确定中找相对的确定性,无论谁胜出,总只要用某家的电池,无论是谁可能就要用这几家的材料,这其实是在所谓不确定中找确定,在这样一个行业渗透率在快速上行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找到的是能够比较大概率收益的品种是更多的,这是我们的思路。
主持人:咱们展望明年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您怎么看?
熊昱洲:明年最重要就是行业的销量增长的趋势,现在普遍的预期或者说我自己觉得比较大概率的场景,是有可能明年的销量会有500万台以上,这是有这样的情景会出现,有很多新车型的推出,我们知道大量的车企今年是被芯片而制约了没有放出来量,不仅仅是传统车,像新能源车也是一样的情况。
所以在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就意味着全行业的业绩端要跟着量走,价格没有太强弹性的品种,明年需求趋势还是比较强的,这是我们大的判断。再加上现在普遍中小板块明年的业绩都是在40倍左右的估值,对于一个长周期有比较大增长的空间板块来说,还是在一个合理或者阶段性偏低的估值水平。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