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鸣石投资内斗大戏,仅仅经历5天便握手言和。但仍有不少悬疑待解,创始人袁宇是否属于“关键人”?违规的代持协议曝光后如何处理?实控人最后花落谁家?……
2、投资者关心的临时赎回日期定了,“鸣石春天十三号”将于今日开放,鸣石投资将预留100亿元现金应对赎回,留存了大约100亿元的产品仓位,如果赎回超过预期,他们将继续变现。
3.本次鸣石投资闹剧,大面积波及代销券商,已知牵涉的就有20多家。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广发证券(000776,股吧)、中国银河证券等均在其中。
文 | 许旻
编辑 | 韩大鹏
10月18日的凌晨,8人的联合声明,让国内成立最早的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的这场闹剧暂时落幕。
上周三,公司创始人袁宇的职务遭到总裁李硕的单方面“罢免”,双方为了争夺控制权开战。为了拿回主动权,袁宇不惜“自杀式“曝光违规的代持协议,在金融圈引起轩然大波。
仅仅过了5天,当初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人宣布握手言和——“已妥善解决好前期分歧,并将立即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袁宇将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上述8人联合声明称。
内斗风波也引发了投资者强烈的赎回要求,牵涉了20多家代销券商。对此,鸣石投资决定临时开放赎回,至于具体时间,将陆续确定。一份“鸣石春天十三号私募投资基金临时开放期(日)说明”显示,10月20日当天,允许投资者进行基金份额赎回。一位鸣石投资内部人士表示,如果产品合同中写明有权利可临时下调或取消赎回费,那么他们将公告并进行相关操作。
但“受害者们”对所谓的和解并不买账,“床头吵架床尾和?闹这么大说的真是轻描淡写,置投资者利益于何地?”一位券商渠道人士这样说道。
一场闹剧的暂停并不意味着内部机制已趋完善,在量化市场监管渐严的背景下,这家百亿量化私募将走向何方?
内斗余波仍有悬疑待解
此事舆情的源头在10月13日,一则鸣石投资创始人袁宇的言论在金融圈流传,曝光了公司的控制权纠纷。
当天傍晚,鸣石投资就发布说明称,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由持股超50%的单一大股东李硕控制,公司董事会决定暂停袁宇策略技术部负责人的职务。同时,自10月14日起暂停公司旗下产品申购。
但到了深夜,事情再度发酵反转,袁宇发布了一份《告全体员工书》,指控李硕请人暴力威胁、恶意侵占公章,甚至不惜曝光《股权代持协议》,表态他才是这家私募的实控人,声称已发函解除李硕委托代持关系,收回股权。
袁宇表示,在这份代持协议中,其控制的上海松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松盟投资”)持有鸣石50%(李硕代持)及35%(通过松盟投资持股),共计85%股权。根据天眼查显示,鸣石投资的大股东李硕占比50%,其余三位股东是持股35%的松盟投资、持股10%的王洋和持股5%的周晟。而袁宇持有上海松盟72.5%的股权,李硕持有上海松盟10%的股权。
这一“代持”的操作,与基金业协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以及证监会的《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相违背。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表示,机构出资人是严禁股权代持的,如果查实,可能会遭到证监会调查并行政处罚,基金业协会同步自律处分。
对于袁宇所说的“函告”,许峰称,如果股权代持协议的确存在,且具有效力的话,当事人可以确认诉讼。但最终控制权归属,却很难界定,必须根据真实存在的代持协议如实还原。
仅过了一天,10月14日,如此轰轰烈烈的“内斗大戏”突然传出和解的风声。当天,鸣石投资对外声称,为了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为了促进公司长久稳健经营,维护公司全体员工权益,袁宇和李硕共同决定,积极处理分歧,并聚焦于将本次事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另外,双方正在对公司管理等事宜进行协商,将在10月18日发布最新处理方案。
10月18日凌晨,包括袁宇和李硕在内的8人联合声明释出。具体有几个重点:一、袁宇和李硕解决好前期分歧,握手言和;二、公司股权明晰,即将办理工商登记手续;三、袁宇复职,继续担任策略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策略研发,李硕担任总裁,负责市场工作。
可是,前期几大争议焦点,该声明通通未答疑。
首先,袁宇曝光的代持协议是否属实且有效?如果代持协议属实,袁宇属于真实的实际控制人吗?其次,对于机构实控人而言,签署代持协议属于违规操作,这样的协议能够受到认可吗?再次,曝光后公司股权结构该如何处理,是否已经消除股权隐患?最后,即将办理工商登记,是将变更哪些信息?
更有意思的是,袁宇曾表示,李硕夺权一事将触发“关键人条款”,引发大量赎回。可是,有投资者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合同条款,其中显示的“关键人”却并不是袁宇,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可降低或取消赎回费?
“宫斗”悬念尚在,但投资者的赎回诉求却迫在眉睫。
一份“鸣石春天十三号私募投资基金临时开放期(日)说明”显示,10月20日当天,允许投资者进行基金份额赎回。当然,封闭期产品并不在开放赎回权限之列。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因为从投资者下单委托到鸣石投资确认,中间有一定时间周期,而10月14日已经暂停申购,那么上周刚刚下单申购的客户,是否能够直接申请撤回交易?
对此,一位鸣石投资的内部人士表示,委托下单付款后,一般有1个交易日冷静期,他们是在10月13日下午发布的暂停申购声明,那么10月12日及以前已经下单付款的投资者,在10月13日前已经得到了确认,也就无法撤回了,只能等待临时开放赎回日再来操作。如果是10月13日下单的客户,还有可能没有得到确认,可以在冷静期内撤回。
除了赎回之外,更令人关心的是赎回费。据了解,此前有机构与鸣石投资签署了短期不赎回的协议,如果紧急赎回,将付出高额费用。
针对这一点,上述鸣石投资内部人士表示,如果产品合同中写明,有权利可临时下调或取消赎回费,那么他们将公告并进行相关操作。“(赎回费)能取消的话,大概需要3-4个工作日,整个赎回流程也可以加快。”该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他们准备了100亿元现金应对赎回冲击,留存了大约100亿元的仓位。
“如果赎回量超过预期,一定会触发我们的巨额赎回条款。我们后续会持续变现,根据合同条款,来保障投资者权益。”上述内部人士还提到,上周四到上周五,他们单日大约降低了30%的股票仓位,预估变现了20亿元到30亿元。
投资者追问:能赔偿吗?
虽然5天就握手言和,但是短期的风波也影响了这家百亿量化私募机构,再加上市场波动的原因,鸣石投资近期量化私募产品表现出现了明显回撤。根据代销券商提供的业绩数据,鸣石春天十三号1期A类单位净值为1.14,短期内下跌近3%。
权益受损,投资者自然有了意见。某家华南代销券商人员告知,对于鸣石投资的后续处理,不同投资者提出了不同的诉求。
对于大幅亏损的投资者,虽然鸣石投资开放了临时赎回,但是他们不太愿意在赎回日撤退,因为这样就坐实了自己的损失。可是对于内斗后续余波,他们又保持观望态度,难以确定公司能够保持净值平稳,因此追问,鸣石投资是否能够给予投资者一定赔偿?
至于盈利的投资者,他们则追问,产品赎回之时,鸣石投资是否考虑降低业绩报酬计提或者取消计提?因为私募产品盈利后,会在收益基础上计提20%的业绩报酬。
对此,上述鸣石投资内部人士回复:“代持的事情,无法证明真实性和有效性,股东争吵是正常事情,我们没有接到公司层面关于赔偿和取消计提的通知。”该人士称,他们目前能做的就是保证产品净值平稳,尽力赚取超额收益。
该内部人士还称,上周,监管方面就因此约谈过鸣石投资,了解和沟通公司各项情况,并要求公司尽力保障投资者权益。他认为,这些赔偿和取消计提的方式,可能都有违公平原则。
牵涉20多家券商,量化新规将出台?
据鸣石投资公开内容显示,公司管理规模在2020年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成立最早的百亿量化私募。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鸣石投资目前在管基金数量为213个,正在运作产品为209只,提前清算75个,正常清算2个。
而这样大的规模,也意味着将牵涉很多代销机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002736,股吧)、中国银河(601881,股吧)证券、中信建投、平安证券、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等多家排名在前二十的券商代销了鸣石投资的产品。
以招商证券为例,公司已于10月14日第一时间暂停鸣石投资全部代销产品的申购,并敦促鸣石投资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如果投资者在鸣石投资赎回资金后,仍有资产配置意愿,他们可以提供其他管理人产品池。
10月15日,鸣石投资牵头召开线上沟通会,与各大代销券商的代表就具体事项进行交流,据悉当时有几百人参会。会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赎回开放日期和赎回费。
(线上会议讨论节选)
“我们以后跟私募合作,可能要更仔细了。”华南某代销券商人员说,以前他们更注重机构的投研实力、过往业绩稳定性和人才储备,现在尽调的时候,股权问题也会是考察重点。
鸣石投资今年非常“出圈”,据朝阳永续的统计数据显示,鸣石投资旗下产品今年整体收益位于行业前三,某一阶段甚至冲到了第一的位置,但如今的风波却让他们陷入被动。不止是鸣石投资,近期不少量化机构都产生了大幅回撤,以致于近期传出了“量化机构即将被监管”的消息。对于这一说法,上海某家量化机构回应,他们目前没有收到相关监管通知。
(陈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