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迎发展窗口期 中集安瑞科携手大连化物所布局零排放甲醇制氢

财经
2021
10/23
10:30
亚设网
分享


氢能迎发展窗口期  中集安瑞科携手大连化物所布局零排放甲醇制氢

10月21日,中集安瑞科(3899.HK)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证券日报》记者在签约现场获悉,此次合作双方将携手推进液态阳光制氢加氢装备(含加氢站和二氧化碳捕捉合成装备)在氢能产业链上的应用,共同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液态阳光加氢站示范项目。

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杨晓虎表示:“甲醇水蒸气重整法制氢是制氢方式与氢资源来源的一个有效补充。作为储运载体,甲醇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大规模运输和易实现低成本跨海输送等优点,因而可以很好地将已有的加油站等设施利用起来,在规模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测算,甲醇燃料市场规模约为甲醇化工市场的9倍以上,我国甲醇潜在市场需求可达近5亿吨/年,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布局零排放甲醇制氢

据了解,早在2006年,中集安瑞科便开始切入氢能领域,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提供45MPa加氢车、加氢站、储氢瓶组。

谈及当前项目与2010年相比有何不同,中集安瑞科副总经理、中集氢能负责人杨葆英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0年世博会上的项目是从终端环节考虑绿色环保,而液态阳光技术利用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以甲醇作为氢气的储存载体,利用甲醇重整制氢和分离纯化提取氢气,形成一个闭环,实现全链条绿色,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

“本次冬奥会示范项目,是中集安瑞科携手大连化物所布局零排放甲醇制氢的有利尝试。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愿景下,低碳能源时代正在到来,液态阳光制氢加氢示范项目是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储能布局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抢先占据行业先发优势。”杨晓虎进一步说道。

杨葆英表示,“结合中集安瑞科的撬装装备占地面积较小,可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公路场站及大型交通工具等多种制氢用氢场景。其碳回收装置可将制氢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液化回收利用。相比于碳捕集与封存(CCS),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阳光甲醇是碳捕获利用(CCU)技术,在获得液态能源产品的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二氧化碳减排和大规模储能。后续双方将在这一领域开展新一代产品的共同研发及产业推广”。

氢能产业发展形成关键机遇期、窗口期

氢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国际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机遇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CO2)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在全球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

中信建投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窗口期已经形成。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为牵引,将氢能列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CO2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景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

中信建投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发展氢能产业是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促进京津冀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区域是国内最早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地区之一,具备研发实力突出、产业基础完备、氢能供给多元、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三地产业与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为区域协同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