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鼓励与产业迫切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实体企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新型实体企业正在成为热议话题,相关领军企业的带头效应也在显现。
近日,在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榜单显示,华为、京东领跑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
一同上榜的,还有京东方、小米、科大讯飞、大疆、北汽、伊利、洋河等企业,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智能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众多新兴产业领域,同时也包含了大量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领域成功转型的企业。
事实上,在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升级。新型实体企业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同时,其又拥有创新的数字技术和能力,以及拥有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可以通过大量扎实实践,成为相关领域数字化升级的表率,并全面开放自身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政策鼓励与产业迫切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实体企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国家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新型实体企业百强
本次《2021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可谓含金量十足。
据介绍,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单中包含了12家世界500强企业、21家中国500强企业、20家民营500强企业,总市值15万亿元,营业收入5.8万亿元,总员工数327万人,总研发人数达88万人,总研发投入3783亿元,累计发明专利总数达34万件。
此外,上榜企业中内地上市企业占比59%,港股、美股上市企业7家,另有30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是不折不扣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与助推器。北京、深圳两地上榜企业合计58家,超过半壁江山。
从具体调研分析方式上,榜单同样经过严谨评测。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经过前期的深度调研,以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依据,对新型实体企业类别做深度研究,评选出“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树立标杆与示范,带动社会更多新型实体企业为实体经济“助攻”。
依据实体性、科技型、生态普惠性三个企业评价大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研究了大量企业的公开资料和财务数据,采用企业规模、人才就业、稳健经营、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应用场景广度、数字化服务深度、社会舆情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由专家评审会审核通过,从1.7万家目标企业中遴选出4514家参评样本企业,经过严谨的评估环节最终形成百强榜单。
在榜单评选过程中,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专家评审会首先坚持参选企业的“实体性”,即企业必须直接承担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任务,构成国民经济的主力军,通常营业收入较高但利润率不高,直接雇佣大量劳动力。“实体性”将新型实体企业与“商业模式创新型”、“虚拟经济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显著区隔开来。
针对“科技性”,榜单评选尤为看重“新型实体企业”依托数据和技术禀赋优势,在创新自身业务模式、改善自身经营效率的同时,担当“数字科技服务商”角色,积极对外输出数字科技能力。其中,华为、京东、中兴通讯、比亚迪、京东方、小米等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规模、发明专利数量表现卓越。而在推动全产业链与供应链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方面,华为、京东、新华三、用友、金蝶等均有不俗表现。
而针对“生态普惠性”,榜单聚焦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信息通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尤其是建设、运营相关新型基础设施,为产业提供技术赋能、普惠共享的生态底座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通常实业资本运营、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其中京东等企业长期以来以重资产运营著称,实际上这些企业多年来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投资,从而为产业上下游合作提供了普惠服务。
“开展新型实体企业评价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立足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政策方向;二是在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三是对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有所帮助。”侯云春表示。
释放未来消费潜力
作为领跑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的企业,京东正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能量。在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京东也有自己的思路。
随着消费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居民日常消费不断突破空间限制,“买全球”、“卖全球”逐渐成为新趋势。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天津在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一道,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全面推动消费的创新、融合、重塑和激活,而像京东一样兼具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正是促进消费市场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基建力、创新力、融合力’。”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时表示。
具体而言,在“基建力”方面,目前,京东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供应链基础设施。目前,京东在东丽区的首个“亚一”正在持续扩展、升级改造。下一步,京东将结合天津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培育产业生态链,协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体系,推动天津从消费端到产业端价值链各环节的数字化。
在“创新力”方面,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数智化能力,用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和创新举措,推动天津消费转型升级、提质扩容、降本增效。“我们将通过推动产业数字化,实现‘强链、补链’,助力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通过解决销售中的‘最后一公里’和供应链的‘最初一公里’,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通过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品牌,实现消费升级和农户增收的正向循环,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以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消费。”徐雷表示。
在“融合力”方面,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是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典范,并具备成熟的经验,能够充分融合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文化与消费、国际与国内,推动商流、信息流、客流破圈流动,形成促进消费的合力,营造全景式消费氛围。
未来,京东将深入推动天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凭借完备的供应链和履约能力,通过O2O、供应链赋能、全渠道营销等模式覆盖众多行业的线上及线下合作伙伴,适应市场不断变化,高效满足消费者线上、线下、多场景、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消费者大量的消费活动依然依靠线上平台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创新,例如近年来新兴的国潮品牌,基本都是在大数据支撑下形成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所以我认为,线上平台对消费的促进很重要,对线下的带动也很重要。”
王微强调,面向未来国内的消费趋势,需要更好地支持线上线下互动。“现在用户仅在线上消费,体验感不够,对新鲜事物也没有足够认知,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就可以增加体验、增加认知,从而更加有利于新消费的释放。”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此次高峰论坛适逢“双11”购物大促,而长久以来,京东也已成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加速器。
“我们要发挥新型实体企业的倍增效能,打造史上中小企业参与规模最大、获得扶持最多、成长最快的京东11.11!”在10月21日举办的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上,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发布了助力中小企业“赢战11.11”的全面举措和预期目标。
据介绍,今年双11期间,京东平台上中小型商家数量最多,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105%;中小品牌数量最多,同比增长23%;中小品牌的新品数量最多,同比增长超58%。
在众多中小企业的参与背后,京东也将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预计可为中小商家最多节省75%的基础运营成本,为中小企业节省各项资金成本超32亿元,助力中小商家的新客转化率提高4倍。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京东方面预计,今年双11平台将带动超3万个中小品牌销量实现增长200%,中小企业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4.2天,与京东实现供应链协同的中小企业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30%。
具体而言,今年双11期间,京东集团将从拓销售、稳运营、铸能力三方面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拓销售方面,京东推出了品牌首购礼金、品牌会员日等活动及新用户补贴政策,帮助中小商家提高新客转化率。同时,京东与达达集团展开合作,通过LBS(基于位置服务能力)将京东生态域内的营销资源精准导入线下门店,实现精准触达。
在稳定运营方面,京东面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商家,制定了简化商家运营规则、提供企业专属价工业品、开放一品多端全渠道资源等举措,帮助中小商家、上下游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在铸能力方面,京东云补贴类产品、京东企业购轻量化数字应用工具将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升级和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京东还将向优质工厂开放其在选品、品牌孵化、用户运营、渠道渗透等方面的能力,共创“以用户为中心”的C2M产业链模式,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此外,“满天星计划”天津站也在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中小企业分论坛上正式开启。该计划通过降成本、拓销路、数字化应用、人才培养等多种手段,在“输血”基础上实现中小企业自我“造血”。
“京东11.11已成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加速器。”辛利军表示,战略上,是中小企业聚焦主航道、做强主业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契机;技术上,是中小企业检验和提升自身数智化能力的契机;营销上,是中小企业深度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树立品牌影响力的契机;供应链产业链上,是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的契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