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口罩事件”后,云南白药(000538.SZ)又摊上事了!
近日,中国检察网发布一则起诉书显示,云南白药一位医药代表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司法机关刑事拘留和起诉。对此,10月21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云南白药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该事件具体情况还在核查中,这是医药代表的个人行为。”
“老字号”云南白药今年以来“事故”频发。上半年炒股亏损超8亿元;今年7月又爆出不合格口罩事件而遭遇“信任危机”;投资上海医药(601607.SH)一事到目前还迟迟未有进展。有不少投资者疑问:现在的云南白药到底怎么了?
医药代表认罪
中国检察网发布的起诉书(丁某某贩卖毒品案)显示,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3月30日期间,丁某某通过网络联系到黑龙江人白某某负责发货,以邮寄方式累计十次向赵某某贩卖国家管制精神药品氨酚羟考酮片290盒(泰勒宁2900片),通过微信转账收取毒资,并非法获利人民币4065元。
起诉书称,丁某某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且被告丁某某认罪认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可以从宽处理。据华律网科普,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要是根据毒品的数量进行量刑。
据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麻醉专家刘骥介绍,泰勒宁其实就是阿片类镇痛药,但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难戒的止痛药,镇痛作用和成瘾的核心成分都是“盐酸羟考酮”。泰勒宁成瘾的机理与吗啡或海洛因是类似的,如果不控制剂量长期服用,人体产生耐受性,药量会不断上升,并可能伴随欣快感,令人逐步上瘾。
对于医药代表贩卖违禁药品一事,《证券日报》记者致电云南白药了解情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这起事件的详细经过还在核查中,与丁某某的劳务关系也有待确认。从起诉书也可以看到,该案件主要是丁某某的个人行为导致,公司会了解清楚相关情况,再对投资者的问题予以回复。”
关注该事件的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云南白药作为百年老企,除了快速发展业务外,还应该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约束员工行为、加强教育和管理,对于相关问题应该严肃处理,一查到底,更不应该以临时工、员工个人行为等理由搪塞了事”。
截至目前,云南白药对于医药代表贩卖泰勒宁事件并未发布公告说明具体情况。
投资被割“韭菜”?
此前,云南白药已因口罩不合格遭遇过“信任危机”。7月29日,云南白药因生产不符合经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被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共罚款11.03万元。罚款金额虽不高,但对公司声誉或造成一定影响。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出:“公司必须立足品牌,以质量求胜。公司董事会还是要以国资的站位和国家绝密配方的百年品牌意识去稳步发展公司。任何一个业务的拓展,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都要配得上‘云南白药’这个品牌”。
但恰恰相反,云南白药今年的业务拓展重点都放在了投资业务。5月12日,云南白药表示拟出资112亿元入股上海医药,这次合作本应对云南白药医药研发能力有促进作用,但该项目到目前都暂未有进展公告;今年半年报显示,云南白药上半年支付股份费用8.6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62亿元。其中,云南白药投资的小米集团、伊利股份、恒瑞医药分别亏损6.1亿元、1.7亿元、1.8亿元,导致公司投票投资亏损超过8亿元,最终成为被割的“韭菜”。
此外,10月14日,云南白药又公告称全资三级子公司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并表示“海南云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公司对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进一步降低公司的资金运营及管理的风险”。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云南白药账上现金较多,确实需要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增长收益,但公司应该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上。
反观云南白药本身的制药主业,公司并未在研发上持续发力,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都非常低。记者查阅历年年报发现: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0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0.55%;2020年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0.55%,2019年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0.59%。
有业内人士指出:“制药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技术硬实力。云南白药手握国家保密配方,但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占营收比重不足1%,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于云南白药相关事项的进展,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