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 旭
10月22日,在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解读,并对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发表演讲。
翟立宏表示,资管新规有效地化解了资管行业诸多风险点,对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核心作用。但这并不能包治百病,当前我国资管行业还处在发展中,投资业务融资化、投资者教育是行业发展的两大典型问题。
在论坛上,翟立宏还指出了银行理财等各资管子行业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银行理财主要问题是负债端长期资金募集能力比较薄弱,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可预见的是,在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未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将逐步实现统一监管。
资管市场规模约120万亿
谈及整个大资管行业的发展概况,翟立宏介绍,以银行为核心,非银机构百花齐放的格局依然存在。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已扩张至约120万亿元,呈现恢复增长。
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资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两大典型问题:一是投资业务融资化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资产管理规模上升的阶段,要有从行业层面向投资者层面的转换,监管层要求打破刚兑、产品净值化管理,这都需要市场及投资者配合。
记者注意到,《报告》从银行理财、信托、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互联网金融等六大章节对中国大资管行业在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解读,详细分析了各资管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在解读报告时,翟立宏表示,资管新规发布后,大量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业务被监管限制并面临整改。同时,以主动管理能力见长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险资管规模始终保持良好的正向增长,并逐步成长为拉动资管行业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需夯实风险管理能力
论坛上,翟立宏还指出了资管行业中各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在银行理财方面,他表示,银行理财主要问题是负债端长期资金募集能力比较薄弱,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此外,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夯实。
针对信托行业,翟立宏表示,新冠疫情以来,虽然慈善信托迎来发展契机,但近几年政策导向对信托公司业务的冲击依旧比较强烈,叠加大环境影响,信托公司想要迅速适应还是有难度的。对此,《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标准化信托、强化财富管理业务等建议。
关于公募基金,翟立宏认为,相对于整个资管环境而言,公募基金战略定位不够明确。过去一段时间违规营销乱象频频出现,产品的结构失衡有待调整,未来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强化。
券商资管方面,去通道业务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现在通道业务占比仍较高,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今年底结束,此后面临考验还比较严峻。
保险资管方面,翟立宏认为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市场利率在低位的背景之下,加剧了优质长期资产配置的难度;二是社会公众对保险资管的认可度还比较低。
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翟立宏称,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之下,未来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