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冲击下 为何中国制造业优势更凸显

财经
2021
10/26
06:34
亚设网
分享

每经特约评论员 宋清辉(经济学家)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4日8时21分,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43317197例,累计死亡病例4942958例。

无疑,全球疫情也冲击到制造业。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及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可谓是当前供应链全球化的“圣旨”。然而,这两大理论在近期的实践中似乎根基有些不稳。有着天然人力资源优势的越南劳动群体,近期因为疫情暴发,宁可饿肚子也不愿意在人多、聚集的工厂里打工。根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越南有9万多家企业由于顶不住停工停产造成的经济压力而破产,越南经济迎来了35年最差。

中国当“救火队长”

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越南GDP相比大幅下跌6.17%。如果不是因为疫情防控不当而导致人心惶惶,越南的制造业大概率不会出现当前的窘迫。再看中国这一边,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维持着“稳”这一显著特征。

事实上,相对优势理论并非失灵,只是外部干扰因素太多。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无法选择最低成本的时候,资本家会退而求其次,综合考虑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市场。可以想象,因为担忧其他东南亚国家也会像越南疫情防控不当而出现停产危机,因此订单的改变、工厂的迁移自然不会迁往防控不当的国家和地区。

各大企业家能够看到中国最为详实的相关疫情防控数据,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企业将订单从越南改到中国的原因。虽然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都有一定上浮,劳动力成本也有所上涨,但却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因疫情导致的停产停工。由于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这四个西方重要节日以及相关促销活动是欧美企业销售大好时机,若因库存不足、缺货等原因而没有参与到节日营销,那可能真的是错过了不知道是多少亿美元的销售额,所以即便人工成本有所增加,中间环节稍显复杂,企业家也要赶在这些时间之前,在中国的工厂里完成商品制造的所有布局。

换句话说,把工厂迁移至中国,也让中国再度扮演了“救火队长”的角色。要知道,当今全球防疫最严格的国家就是中国,工厂、生产线迁移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欧美企业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愿意进入中国。这里面或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高度认可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出的贡献,对中国非常具有信心;二是说明了除了中国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工厂和生产线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按照外资的一贯风格,当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或是没有紧急的生产任务后,不管我们怎么挽留,只要不拿出真金白银降来低他们的生产成本等,那么不管是打“人情牌“还是”政策牌“,他们定然会再度离开,把工厂设置在成本最低的国家里,因为到手的利润才是最“香”的。

需高精尖技术作支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流入越南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需求低、科技含量低、人力成本高等环节,而非整个供应链环节。同时,笔者也观察到,越南制造业目前主要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为主,这也意味着越南的制造业相对低端,所以至少现阶段,越南还无法取代中国的市场地位。

此外,从国家建设发展情况来看,越南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生产效率相关,这也决定了越南现阶段的工作仍旧主要集中在组装,基础设施建尤其是物流、港口运输等方面。同时,由于基础条件限制,越南能够从事基础劳动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数也很有限,能够引入和产出的总量也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

尽管中国综合国力、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许多表现突出的企业甚至还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行业权威,但在供应链上游的竞争中话语权依然还是不够强,这也给了个别国家或者企业给中国“下绊子”的机会。未来亟需加以改变、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例如中国的“世界工厂”市场地位需要以高精尖的技术作为支撑,包括增强中国自主研发能力,提高零部件的精密程度、科技含量等,但是实现这些则需要许许多多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一起努力,付出大量的精力、汗水和聪明智慧。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