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大指数午后翻绿,宁德时代高开低走收跌逾2%,资金高低切换。盘面上,消费电子走强,CRO、医美、教育等板块低迷,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涨跌家数方面,上涨1600家,下跌2783家。
01
消费电子涨停潮
今日沉寂已久的消费电子板块表现强劲,英力股份录得20CM大号涨停,信维通信大涨超15%,共达电声、领益智造涨停;蓝思科技、奥海科技、国光电器等多股涨幅超5%。
消息面上,昨日晚间,信维通信、东山精密相继披露三季报,二者Q3营收、净利润均录得环比大幅度增长。
此外多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透露订单饱满,并乐观看待四季度业绩。
光弘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随着小米等客户的导入和订单增长,公司今年的产能利用率逐季不断提升,并将在第四季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对达成股权激励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中颖电子日前披露三季报称,公司前三季度净利为2.68亿元,同比增长78.17%。前三季度,公司订单饱满,上游供应链产能持续满载。
同兴达也表示,公司目前订单充足,产能力量充分,相信公司业绩未来会越来越好。
中信证券认为,整体电子板中,消费电子环比改善,建议布局低估值龙头,产业链四季度有望环比改善,主要源于行业层面苹果手机新品自三季度开始拉货,四季度包括手表新品、耳机新品逐步发售,有望提振相关公司业绩;产业链层面元器件涨价趋缓,进一步减缓中游环节的成本压力,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天风证券表示,下半年为传统旺季,消费电子供应链厂商业绩确定性高,叠加即将进入估值切换时点,消费电子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期。
02
爱尔眼科不跌反涨
昨晚公布的三季报不及预期,但市值超2千亿的“眼科茅”爱尔眼科今日不跌反涨,上演“逆袭”,盘中最高一度上涨近5%,收盘上涨1.84%。到底是利空出尽,还是另有玄机呢?
10月25日晚,“眼科茅”爱尔眼科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5.28%和29.59%,但三季度单季营收下滑3.48%,而净利润仅增长2.05%,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5.38%。
03
公募、外资分歧明显
业绩一出,就有股民担心爱尔眼科将再度上演通策医疗连续跌停的走势。但今日不跌反涨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从爱尔眼科三季度前10大流通股股东变动看,外资、机构之间呈现了激烈博弈的状态。
此前今年中报显示,高瓴资本曾持有爱尔眼科8216.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2%,位列第六大股东。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均持有爱尔眼科,其中,蓝筹精选持股3500.79万股,占流通股的0.79%。到三季度末,均全部退出。
此外位列第二大股东的北向资金也减持600多万股,但仍持有3.46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仍超过6%。
另一方面,“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却大幅增持3500多万股,QFII机构淡马锡小幅增持26万股。
此外两只医药主题基金——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于今年三季度出现在爱尔眼科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分别持有2342万股和2201万股,列第八和第九。
04
券商偏看好
而相对于买方的分歧,卖方机构倒是多表达了偏向看好的观点。对于单季度净利低增长,普遍认为受高基数影响所致。
国金证券表示,公司“分级连锁、术式升级、人才培养、品牌赋能”成熟的发展模式,已形成良性循环;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渐提升;业务边际逐渐扩展,老花白内障门诊、干眼门诊,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天风证券10月26日发布研报称,维持爱尔眼科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基数及疫情影响,2021 年 Q3 收入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2)2021年Q1-3毛利率增加,投入增加三费略有提升;3)内生外延并举,眼科医疗网络布局不断深化。
中金公司表示,预测爱尔眼科2021年归母净利润23.73亿元,同比增长37.66%。维持爱尔眼科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位61元。
05
27万股东心情不一
而对于爱尔眼科今日的意外表现,公司27万股东心情不一。在股吧里有股民认为,这是利空出尽的表现。
也有可能想着“抄底”的股民表示,今天怎么没有跌停?
还有股民喊话张坤,说好的价值投资长期主义呢?
对于爱尔眼科今日的走势,到底是利空出尽,还是下跌中继呢?欢迎小伙伴在下方踊跃留言!
06
后市展望
对于后市,机构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10月下旬迎来企业季报密集披露,预计全A三季报整体延续高增长,精选高景气个股,是当下重要的策略之一。此外,政策红利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改善,A股仍处于“可为期”。
中原证券研报预计,沪指短线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创业板市场短线小幅上涨的可能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新型能源、汽车、资源以及部分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研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电力供需持续偏紧,增加清洁电力供应,特别是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有利于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对新能源发电的迫切需求。因此,“绿色发展”新动能或将是市场未来较长时期的投资主线。近期部分地方政府也相继明确“十四五”时期工业降碳实施路径,一方面推动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氢能和储能行业,鼓励银行、保险等投资环保产业和绿色制造产业,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因此,建议中线角度重点关注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