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全球疫情在不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金融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守正创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优化、细化支持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金融机构加速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优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中小微企业发展送来“及时雨”,让中小微企业感受到了资金“甘霖”的滋润。围绕上述主题,本报从今天起推出“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专栏,敬请关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上升,金融服务内在需求强劲,这需要政策面精准发力以及金融机构积极作为,疏通金融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直接指挥下,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是去年6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和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性强,破解了企业融资的核心诉求,使企业获得贷款更加便利,推动金融体系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
受疫情反复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现金流匮乏等困难。针对于此,有银行人士表示,货币政策工具将政策执行力度与激励力度挂钩,推动政策更精准、更高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中小微企业。银行结合政策激励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保障企业资金链“生命线”畅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牵引下,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企业融资便利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到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4%,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5.5个百分点。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409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0.8%。9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4.89%,比上年12月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贷款展期是其最迫切、最核心的诉求。在去年2月已出台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基础上,去年6月,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期限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底,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并给予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
今年4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通知,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对于202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确定,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
借助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近期受到疫情影响,厦门市一家从事电气设备生产的工贸企业收入下降,资金流紧张,有一笔在厦门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无法按时还款。厦门银行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经评估发现,虽然企业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如期还款,但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前景,不影响其后续还款能力。厦门银行快速为企业办理“接力贷”业务,不用重新授信审批,仅重新签订贷款合同,便可实现无缝续贷,企业不再为周转资金而奔波发愁,全身心地投入到复工复产中。
数据显示,从去年到今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13.5万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其中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1万亿元。
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助力企业融资
信用贷款难以获得,一直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痛点。受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微企业主要从事轻资产的服务行业等影响,抵押难也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但从商业银行视角来看,给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风险较大。
为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更多发放信用贷款,人民银行去年6月出台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通过再贷款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激励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今年4月,前述五部门发布的通知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对于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继续给予优惠资金支持,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佩珈表示,该政策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微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促进就业基本稳定。
各地金融机构结合该政策,推动信用贷款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国内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不小的成本压力。面对快速上涨的铜价,浙江台州的一家电缆生产企业不得不提前囤积原材料。而电缆行业应收账款周期长,资金回笼缓慢,该企业流动资金一时出现紧张。一般贷款需要担保、抵押,该电缆企业负责人不愿为贷款而求人担保。泰隆银行创新推出的信用类贷款产品“义融通”,无需第三方抵押担保。了解到该企业重信用、守合同,企业负责人为人厚道,诚信实干,对企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且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泰隆银行主动为该企业办理了“义融通”信用贷款900万元。据了解,去年以来,泰隆银行累计向5.6万户普惠小微客户发放符合政策支持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66.03亿元,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28.63%。
数据显示,去年到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累计发放8.6万亿元。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的占比为17.4%,比上年末高两个百分点。
(李悦 )